鎮魔歷10043年,三月初二。
白鶴門聖子,新晉元嬰真君,正光真君的元嬰大典在龍牙峰正式舉行。
這一日,群雄畢至,龍蛇並起。
七大仙門的重要人物,各地的煊赫家族的代表,遊歷在宗門與家族之外的成名散修,無不遠道而來,為正光真君送上重禮。
而陳正端坐在高臺之上,神色平靜的俯瞰著底下一張張笑臉,讓人不自覺升起高深莫測之感。
白鶴門有過操辦元嬰大典的經驗。
一應程式只需照本宣科。
其實簡單說起來,無非就是三個大的章程。
先是前奏。
由各方代表送出賀禮,再由專門的禮官唱名。
這道程式極為重要。
不僅要讓真君大人知道別人送了什麼禮,也得讓大家知道誰送了什麼禮。
能不能名列禮單,又送了什麼樣的賀禮。
都是一種實力的體現。
就好比什麼慈善晚會,那些個大人物到了現場為了一件普通物品就揮金如土,看似當了一回冤大頭,但這何嘗不是一種實力的體現。
而小人物也能趁著這個機會揚名,讓自己進入大人物的視線當中。
首先入場的就是其他六大仙門。
“千禪寺使者苦禪大師,為正光真君賀,送金身羅漢舍利一顆,佛寶三件。”
所謂金身羅漢就元嬰真君修煉的肉身,而金身舍利就是真君坐化後產生的舍利子。
到了這等境界,全身都是寶。
尤其是千禪寺的功法特殊,其高僧舍利子更有神奇功效。
無論是煉丹煉器,乃至生吞煉化,都有不同的效果。
當然,一位金身羅漢坐化後產生的舍利子絕不止一顆,但也不會太多。
這一顆羅漢舍利不可謂不珍貴。
而佛寶就是法寶,哪怕是下品法寶,其價值也是以百萬靈石起步。
因此在場賓客目光都隨著禮單唱名,不由全都投向正雙手合十,朝著臺上真君行禮的一個大和尚。
大和尚身材幹癟,面有苦色,一雙眼睛卻溫潤有神,彷彿看破紅塵。
有識貨之人,便能認出這是千禪寺的苦行僧,是一種對心靈脩持要求極高的修行方式,而這人正是千禪寺的苦禪大師。
他沒有在乎旁人的驚呼,如此多人的目光也不能引起他面色的絲毫變化,頗有些寵辱不驚的大師氣派,他在迎賓弟子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到臺下最內圈的位置。
那裡也是離陳正最近的位置之一。
這就是七大仙門的含金量。
其他人倒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而是理所應當。
有了千禪寺一枝獨秀。
其他仙門再送上賀禮,就頗有些平平無奇的樣子了。
其實仙門出手,哪裡會平常。
只不過無論是五千年的靈藥,還是傳說中的煉器寶材,亦或者什麼奇珍異寶,在那一顆羅漢舍利面前,都顯得黯然失色。
陳正倒不嫌棄,為六大仙門的使者送上和善的目光。
誰說罪州沒有好東西的。
仙門傳承萬年,豈能沒有一點底蘊。
光是這些仙門送的賀禮就足夠他短時間內突破元嬰中期了。
如果七大仙門願意支援他當聯合話事人。
大概不用百年,他就能成為罪州修仙界的第一個化神尊者。
可惜,他當聯合話事人的難度絲毫不亞於他單槍匹馬的去往中州突破化神。
所以也就想想好了。
六大仙門的禮單過後,就是各大仙門的金丹真人單獨的賀禮。
宗門是宗門,私人是私人。
不單獨送一份禮物,如何能叫真君知曉自己的名字。
待會真君分享突破心得時,自己若是不懂,連禮物都沒送,又如何好意思提問。
尤其是白鶴門的諸位真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