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多隆右手揚起長槍,身體後仰,肌肉繃緊。一聲怒喝,長槍破空而出。
“噗嗤!”
長槍正中一頭蠻牛的身軀,巨大的衝擊力直接將其貫穿。那牛踉蹌幾步,發出一聲悲鳴,轟然倒地。鮮血順著橋板流入河中,染紅了一片水域。
其他白擺巴牙喇見狀,紛紛效仿。他們的動作同樣迅捷有力,彷彿經過千百次演練。
“嗖嗖嗖!”
一支支長槍破空而去,精準命中剩餘的蠻牛。短短片刻,幾頭蠻牛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浮橋另一端,韓小義躲在掩體後觀察戰況。看到這一幕,他的心沉了下去。這些韃子的戰力遠超預期,如此精準的投擲,實在令人膽寒。
“撤!快撤!”他壓低聲音下令。
早有準備的手下立即行動起來。兩艘快船不知從何處鑽出,靠近浮橋。
韓小義帶著十幾個手下迅速登船,動作乾淨利落。他們顯然經過專門訓練,對這種撤退戰術輕車熟路。
“該死!”多隆怒吼一聲,迅速抽出腰間長弓。
然而雨水早已浸溼了弓弦,箭矢雖然破空而出,卻軟綿無力,難以穿透敵軍的布面鐵甲。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逃走。
岸邊的灌木叢中,韓小義找到了正在等候的田秀才。
“秀才,這下麻煩大了。”韓小義擦了擦臉上的雨水,“浮橋落入韃子手中,他們能借漕船渡河啊!”
田秀才卻顯得胸有成竹:“不必擔心,拆解浮橋再重新組裝,沒個把時辰辦不到。況且咱們這一仗可是淹死了二三百韃子,這可是大功一件!”
“這...”韓小義面露猶豫,“漕船都丟了,還算什麼功勞?”
“當然是功勞!”田秀才笑道,“走,隨我去向吳師帥覆命。”
此時的吳國勇剛從海沙島歸來,他參加完吳三妹的喜宴,正醉醺醺地回到大沽口城。
“師帥!韃子來了!”
副將秦明濤的聲音突然在耳邊炸響,吳國勇一個激靈,酒意頓時消了大半。
“什麼?”他扶著城牆,努力讓自己站穩。
“韃子已到衛河北岸,還奪了漕船,隨時可能渡河來犯!”秦明濤的聲音中帶著焦急。
“快!”吳國勇額頭滲出冷汗,“立即關閉城門,全軍戒備!派人去海沙島報信!”
他心中暗暗叫苦,這韃子來得太不是時候了。
自天津衛一戰後,克難新軍經歷了一番調整。吳國勇被擢升為右師師帥,秦明濤為副將。左師由李若璉統領,中師則由吳三輔兼任。
這番人事安排看似對吳家信任有加,實則暗藏玄機。特別是在左師調往登萊後,克難新軍實際上已分成三個獨立的軍團,各自為政。
“傳令下去,全軍進入戰備狀態!”吳國勇沉聲道,“城門緊閉,弓箭手上牆,準備熱油!”
秦明濤領命而去,很快城中響起了密集的號角聲。士兵們紛紛披甲執銳,登上城牆。兵器庫的大門被開啟,一車車箭矢被搬上城頭。
廚房裡的大鍋也燒了起來,滾燙的油脂散發著刺鼻的氣味。民夫們來回奔走,將石塊搬上城牆。整個大沽口城都籠罩在一種緊張的氣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