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今日之事實在太過於驚天動地。
元始自然不願就此善罷甘休,任憑人教另立道場。
況且,眾生的議論之聲,元始也已經聽到。
眼下,元始為人不善,先是逼走三弟通天,再度逼走兄長老子的言論,可謂是甚囂塵上了。
這不是毀本座名聲麼?!
元始當然要問個清楚。
而面對元始天尊的質問,老子只是面色平淡,雙眸之中透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淡然。
他輕輕抬手,示意元始稍安勿躁,而後才緩緩開口,聲音平和而堅定:
“二弟,你我兄弟,情同手足,吾自不想與你有所爭執。”
“但道不同,不相為謀。”
“人教之道,與闡截二教皆有不同,吾需尋一真正契合之地,以傳吾道。”
老子知道多說無益,只是論述自己的道,便已經足夠。
說話之間,他也是語氣平和,臉上無波無瀾,本就是在陳述一件既定的事實。
元始聞言,怒氣稍減。
畢竟,同為聖人,他也很清楚,對於聖人而言,自身的“道”,是何其重要。
一方契合的佈道傳法之地,也確實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只是,元始仍然不甘心。
“大哥,你我兄弟三人,自鴻蒙初開,便一同修行,共同承載教化眾生之責。”
“崑崙山,更是我們三清共同的道場,你怎能說走就走?!”
“縱然是當初的三弟出走,也並非什麼不可化解的矛盾。”
“只是他執意妄為,一心護佑著那些溼生卵化、良莠不齊的弟子罷了。”
元始或許是終於道出了真話。
他與通天之間,確實沒有什麼不死不休的矛盾。
說到底,還是因為闡教眾人心高氣傲,處處蔑視截教弟子,才引得通天爆發,截教十數萬弟子也毫無異議。
老子輕嘆一聲,目光似乎穿透了時空,看到了更為遙遠的所在。
“二弟,天數有常,萬物更迭,此乃天道之理。”
“三清雖同出一源,但各自之道,卻終有不同。”
“吾已洞悉天機,知曉人教未來所在,此舉勢在必行。”
元始天尊聞言,默然片刻,似乎終於明白了老子心意已決。
他臉色複雜,最終只能長嘆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妥協。
“罷了罷了,大哥既然心意已決,吾也不再強求。”
“但願你我兄弟,他日莫要反目成仇才好。”
老子聞言,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暖意。
“二弟放心,你我兄弟之情,天地可鑑。”
“他日,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這份情誼,吾定當銘記於心。”
言罷,老子袍袖一揮,身形再次隱入虛空之中,只留下元始天尊一人,立於新道場之前,久久不語。
元始則面色複雜,卻也知道,縱然再追上去,也是無用了。
而這一幕,也再次震撼了洪荒眾生。
眾生一片譁然,甚至都顧不得聖人威懾了,議論之聲依舊響徹不絕。
“嘶...最終,還是走到這一步了啊。”
“從今以往,三清情同手足的景象,將徹底不復存在了啊。”
“唉,若是昔日尚未證道之時,或許三清所修之道的差異,還算不得什麼。”
“但如今聖人之道至高無上,如此分立,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三清分裂,各立道場,恐怕最高興的,便要屬那西方二聖了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