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政工幹部出身,王主任一番話說的大家熱血澎湃,鬥氣昂揚。
說的張家樂開始自我懷疑,自慚形穢。
沒辦法,畢竟自己可是目的不純,就是奔著首都的戶口來的。
等到王主任發過言,就到了重要的時刻,分發介紹信。
沒有身份證,沒有戶口本的年代,介紹信就是不可或缺的萬能通行證。
王主任把他的介紹信留到了最後,給他時還小聲地說道:
“新工作雖然還是做飯,但是希望你不要氣餒,畢竟行行出狀元,只要夠努力,無論在任何位置都能給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
張家樂一時間也傻眼了。
怎麼還是廚子?
哪怕是進廠當個工人也行啊,雖然自己很愛吃,但是廚子這份工作已經乾的夠夠了。
奈何形勢比人強,受著吧!
激動的感謝了王主任,來到大門口的隊伍中,等著各自的工作單位來領人。
大概到了十一點多,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出現在張家樂的面前。
要不是他從口袋裡掏出來工作證,張家樂還以為這是哪個千里來尋親的農民老大哥。
五十歲的外表,三十歲的氣勢,滿臉的絡腮鬍子中藏著一雙銳利的眼睛。
梅光明,一個聽起來有些滑稽的名字。
一番寒暄過後,張家樂坐上了梅光明的座駕,一輛加重二八大槓。
張家樂也第一次看到了救助站外面的世界。
到處都是光禿禿的,除了土地和白雪,只能隱隱約約的看見極遠處的建築隱影。
看著眼前的景象,讓他有些懷疑人生,說好的首都呢?
空曠的馬路上,只有一輛二八大槓艱難的前行著。
一個在前面努力的掌握著把用力的蹬,一個晃盪著兩條大長腿,用力的扶著後座的鐵圈,做好隨時跳車的準備。
進城的這條路,全都是土路,一下雪掩蓋住了地上的坑坑窪窪,後車輪時不時地來個漂移,搞得張家樂一路上提心吊膽,等到進了城這顆心才放了下來。
自己的衣服只有身上這一套,一旦掉到坑裡,簡直不敢想!
一個一路上沉默無言,一個提心吊膽無心說話,就這樣兩個人進了城。
眼前被白雪覆蓋的四九城,沒有給張家樂一絲熟悉的感覺。
路上的行人不緊不慢,三三兩兩的走著。
雖然穿的都不怎麼樣,但是給人的感覺卻和後世完全不一樣。
後世的人們為了追求高效,個個急得像投胎一樣,火急火燎的。
而現在耳邊傳來的,是那句經常聽的見的“吃了嗎”,還有小孩子的嬉笑打鬧聲,偶爾飛馳而過的的腳踏車鈴聲。
電視劇當中那種遙遠而溫馨的畫面撲面而來。
張家樂終於看到了以前在畫本上看見過的電車,遠遠就能聽到鐵輪摩擦鐵軌的刺耳聲音,還有司機不斷踩擊銅鈴發出的當當聲。
這個年代的人雖然吃得不好,但是身體素質卻真的好,梅光明帶著他這一百斤騎了這麼長時間,路上愣是沒有休息一下。
七拐八拐的,就在快把張家樂拐迷糊的時候,終於到了一個大院的門口,交道口街道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