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張家樂的快樂生活

第49章 飯館趣事

張家樂一邊在心中佩服,一邊繼續拍著老頭的馬屁:

“您老真通透,我還尋思著取取經呢,趕明個休息的時候,過來碰碰運氣,您這麼一說,白琢磨了。”

“這麼想就對了,有那功夫還不如去滑冰,看電影,早點找個媳婦,響應國家政策。”

得,張家樂也不聊了,大爺還有顆媒婆的心呢。

“成,您老忙著吧,我這就去找人看電影去。”

張家樂又給老頭扔了一根菸,轉身離開了。

大爺正說得起勁呢,捧人的跑了,氣的直呼:

“臭小子,說起娶媳婦,就火急火燎的,和我年輕的時候真像。”

按理說,張家樂此時也算是在京城落了戶,有了家,雖然那個家是政府租給自己的,一租基本上就是一輩子的事。

也不知道怎麼的,在張家樂的心裡,對那兩間倒座房沒有家的感覺,甚至都不留戀,心中也沒有回家的迫切。

他自己此時還沒有察覺出來有這種心理。

夕陽西下,路上的行人也漸漸擁擠起來。

張家樂來到這個時空已經有半個多月了,彷彿已經適應了特色的樸素生活,當然了他會經常去空間裡面開開小灶。

漫無目的的溜達中,他猛的反應過來。

這個時間已經是吃晚飯的時間了,自己手裡握著大把的鈔票和糧票,不如就在外面搓一頓吧。

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無論戰爭,災難還是人禍,社會上從不缺富人,朱門酒肉臭不就是這麼來的嘛!

這個時期同樣如此,儘管棒子麵都成了緊俏貨,街邊也不缺公私合營的小飯館。

張家樂掀開棉布簾,一股熱氣就撲面而來,不大的飯館內擺著六張桌子,中間的大火爐燒得正旺。

剛到飯點,客人還不是很多,廚子和服務員正坐在前臺聊天,見到進來客人,服務員連忙起身招呼:

“同志,幾個人?今天的選單都在小菜板上,你瞅瞅。”

哪個飯館也不能確定當天能夠買到什麼菜,所以選單都是每天一換,有什麼菜炒什麼。

這就和後世的私房菜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我一個。”

小黑板上潦草的兩行字,六個菜,顧客也沒有多少的挑選餘地。

紅燒肉(半斤),酸辣土豆絲,爆炒豬肝,肉末粉條,白菜炒肉,蘿蔔絲肉丸湯。

主食:大米飯,饅頭。

張家樂在火爐旁的桌子坐下,對著服務員說道:

“紅燒肉,爆炒豬肝,酸辣土豆絲,半斤米飯。”

服務員挑挑眉,心中暗罵敗家子,手裡的鉛筆不停,劃拉了幾下後,說道:

“紅燒肉八毛,爆炒豬肝四毛,酸辣土豆絲三毛,米飯一毛外加半斤糧票,一共是一塊六毛錢外加半斤糧票。”

服務員報完價,張家樂算明白了,為什麼普通人都不捨得下館子了。

外面的豬肉八毛一斤,進了飯館價格翻倍,不划算。

“有什麼酒嗎?”

“一塊五的蓮花,一塊三的通州老窖,一毛七一兩的二鍋頭,三毛五一斤的老酒。”

這年頭酒的流通性極差,人們喝的酒基本上都是本地產的酒,茅臺遠不如後世那麼出名,都不如山西汾酒的名頭大。

想和外地酒,要麼去飯館,要麼去西單,王府井憑票排隊,小飯館就甭想了。

“給我溫壺老酒。”

“一共收您一塊九毛五。”

那個時候吃飯的規矩是:先付錢後上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