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顯忠和完顏阿魯補如今的身份,去打一個小小的高麗,其實有點用大炮打蚊子的意思。
李顯忠和完顏阿魯補之所以想去,是因為歷史上只有大唐完成了這一項偉業,並且大唐負責征討高句麗的大將蘇定方,因為此戰成功的站在了大唐一眾名將的行列,並且地位還不低。
李顯忠和完顏阿魯補,都想再造蘇定方立下的那種功業。
何歡其實很想告訴他們,甭管他們立多大的功勞,那怕是立下的功勞足以跟蘇定方比肩,以後在歷史上,也只會留下寥寥幾筆而已。
他們的陵寢,也不一定有人會去祭拜。
何歡去看過後世蘇定方的陵墓,就那麼一塊碑在那兒立著,寫著蘇定方的墓,並且附帶簡介,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周邊都是阡陌。
沒有什麼人去祭拜,也不是什麼特別有名的景區。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關中這片大地上埋的牛人實在太多了,秦漢唐三朝皇帝的墓,幾乎分佈在關中各個地方。
像是蘇定方這種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跟那些帝王們比起來也黯然失色。
另一方面是,蘇定方不像是衛青、霍去病、李靖等人那麼有特點,有很多軼事,所以不怎麼受人追捧。
“殺雞焉用牛刀,你們二位還是留著力氣,以後擔當大任吧。高麗那邊就讓王師成去吧。”
何歡笑著開口。
李顯忠和完顏阿魯補不情不願的點了點頭。
何歡有意培養王師成接替劉光世坐鎮遼東,所以必須給王師成一些機會,讓王師成鍍鍍金。
雖然楊再興加入關中的時間最早,可楊再興的短板實在是太明顯了,所以只能留在豐州盯著汪古部的動向,盯著蒙古人。
最終能接替劉光世的,還的是王師成。
長安的命令很快下發到了王師成手裡,王師成在拿到命令以後,果斷將臨潢府的一切交給了劉光世,帶著兵馬前往了高麗的那座山城。
劉光世代替王師成,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
奏疏中只提到了一件事,王師成帶走了臨潢府內的八萬俘虜。
剩下的劉光世沒有多說。
但何歡大致猜到了這八萬俘虜最後的下場,所以在看過劉光世的奏疏以後,沒有移交給政事堂,也沒有傳去兵部,而是默默的丟進了火爐。
這種事不宜宣揚,因為影響大雍現在的民族團結。
隨著瑤、彝、苗、藏等多個民族加入大雍,其他各民族的人也看到了加入大雍的希望,紛紛向大雍拋媚眼。
目前大雍吸納的各民族的族人已經達到了百萬之數。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事情就不能明著告訴他們了,哪怕他們並不在乎遼東,以及遼東的那些人都發生了什麼。
時間一晃進入了四月,田間地頭的麥子已經逐漸開始泛黃。
已經成為新秦皇太孫的張宗益又一次的出現在了長安城。
何歡派已經在朝野上下嶄露頭角的劉伯震前去迎接,並且還從武昌招來了嶽雷。
兄弟四人再次聚首,只是缺少了韓亮、折衝。
宗束則被留在了臨安。
何歡其實有意召宗束入朝,但是被宗母給攔下了。
用宗母的話說就是,新朝是何氏的,不是陳氏的,就算要福澤,也福澤不到宗氏的頭上。
倒不是宗母不近人情,不願意給孃家謀福祉,而是宗氏因為宗澤的死,受的傷太重了。
宗母不希望宗氏再摻和進朝堂上的紛紛擾擾,並且再次付出代價。
不過,即便如此,何歡還是給宗穎封了個伯,讓其在兵事堂任職。
曲池上。
何歡跟劉伯震、張宗益、嶽雷三人聚在船上,細說著過往。
大家已經從昔日的少年,逐漸在向中年人蛻變,身份也發生了不同的轉變,所以說的一切也沒有以前那麼灑脫了,更缺了以前那份自在。
不過饒是如此,重新聚首,大家還是很開心。
在暢談暢飲了一番後,劉伯震和嶽雷都去忙了。
張宗益反而留下了。
何歡數次詢問張宗益來長安城的目的,張宗益就是不說。
一直到何歡照例帶著長安城所有官員去城外幫百姓們搶收麥子的時候,看到何樂那個不知羞的丫頭,為張宗益擦汗。
何歡終於猜到了張宗益此次來長安城的目的。
狗日的應該是在他祖父教唆下,衝著自己妹子來的。
我特麼拿你當兄弟,你居然想做我妹夫?!
豈有此理!
“你們兩個給我過來!”
田間,何歡穿著一身粗衣服,手持著鐮刀,黑著臉將張宗益和何樂叫到近前。
張宗益一臉尷尬,一副做錯事的樣子,不敢跟何歡直視。
何樂倒是無所畏懼,因為她眼中並沒有太多身份的濾鏡,那怕何歡已經貴為九五,在她眼裡,就是那個會離家出走的大兄。
何歡瞪著張宗益惡狠狠道:“你祖父教你的?”
張宗益陪著笑臉,乾巴巴道:“沒人教我!”
何歡瞪著張宗益不說話,張宗益尷尬的垂下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