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謝府甚好。”觀照再打量她身上衣衫,此番雖無金玉華貴,卻是針腳細密,用料講究。
“眾生不得全,食飽寢安,便是神仙。”觀照起身往後踱步。
渟雲以為她這就要走,頓時方寸大亂連忙站起追上扯著衣角急道:“師傅不要走,我以後每月還要回來的。”
觀照回看抓在自己道袍,渟雲記起劉嫲嫲日常嘆氣,又道:“你們嫌我,就想丟下我。
沒準哪日謝祖母也將我丟出去,你不在了,我就沒地方可去。”
觀照到底不忍,輕道:“你是謝府人,律法道義,她做不出來此事來。
若真有萬一,山上祖師永在,各位師傅你都是認識的,總有三尺臥榻供你來去。”
聽得這話,停雲放下心來,不是為著自己有來處,而是隻要觀子在,師傅早晚會回的。
別的師傅也會出門傳道講經,短則三五月,長則半年一載,方才嚇死了,以為師傅走了沒人講經觀子也得散。
渟雲勉強鬆了手,觀照眼裡愁苦一閃而過,走了兩步到架子處,取下個木盒來。
二人重新坐回桌前,觀照將盒子開啟,渟雲伸長脖子一看,是一盒松明珠子,粒粒和她手腕上的一樣大。
山上無別物,松柏奇多,砍柴的樵夫摘果的婦人,都知道松明可以賣錢,見著了就切割下來往觀子裡送。
小塊些的,就刮成屑給師祖點長明燈,油脂豐富大塊的,觀照就切割打磨成珠子攢在盒子裡,天長日久攢了一大盒。
渟雲搖了搖手腕,奇道:“我這還沒用呢,怎麼又拿這麼多。”。
觀照輕道:“還沒過問,丟的那粒,是給誰用了?”
換作旁人,上次回來就該問個究竟,道家不問來去事,今日才算反常。
渟雲不覺有異,道:“給一個叫姜娘娘的人,她送我明月珠,我想自己收著,就取了松明血竭各一粒跟她換。”
說到這她自吹了口氣,挺想陶姝的,那是自個兒認識的第二個同齡妹妹,和纖雲一般要好。
可崔娘娘說安樂公得了重疾,不便請她過來玩樂,不知啥時安樂公才能痊癒。
觀照思索片刻,問:“可有跟她說過詳細?”
“很詳細,就是說黑了可以點燃,流血了可以包紮。”
“這樣。”觀照神色似有擔憂。
“怎麼了?”渟雲奇道。
“無妨。”觀照再次起身,往架子另一個抽出個盒子拿過來,裡頭是十七八顆血竭。
“這非血紋木,乃是雞血紫,松明易得,血竭難尋,若是救人性命,不得已用過就罷了。
可若...”觀照不願講些俗世腌臢,無奈看渟雲全無世故,只得繼續道:
“若有人再問你討要,你就說所剩不多,兩三粒而已,別的乃是普通雞血紫,只為配著一樣的串子好看,並無藥效。”
“是嗎?”渟雲從盒子裡拿起一粒,和自己腕子上比對,“這倆明明一樣啊。”
“你看紋路匯聚處顏色,深淺有差,可別認錯,血竭吃不得,”觀照臉色忽變,“你可有與人交代,萬萬不能入喉?”
“有的,我說過兩三遍呢。”
“伸手來。”觀照輕道。
渟雲依言將手放在桌子上,觀照細心將那串血竭解開,一粒粒取下,只剩最後一顆。
然後將盒子裡雞血紫穿回一串重新系在渟雲手腕上。
她將那些血竭單獨收起,猶不放心,叮囑道:“深宅事多,送的那粒就算了,再問,就拿雞血紫搪塞。”
“師傅你今日怎叫我妄語誑人?”
“他們自有大夫聖手靈丹妙藥,你若拿將出來,只怕悉數要被蒐羅去束之高閣藏著,何苦浪費?”
“這話倒是有理。”渟雲點點頭,又問:“那師傅你何時回來?”
“歸期無定,又或我如祖師立地頓悟,明日歸來未可知。”
“那是最好了,你們總說了悟就能見到師祖,也帶我看看師祖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師祖是..”觀照笑笑飲了一口茶水,“你非道門中人,何必見他。
云云,但做炭往雪中去,莫學花為錦上添。無雪炭愈紅,失錦花難豔。”
觀照拂過衣袖,飄然站起,“用過素齋就回去吧”。
“我既不是道門中人,哪裡聽的懂這個,謝祖母還允我晚上再回去,師傅你作何要趕我走。”
觀照負手,背對著她,似要乘風而去,“意思就是,冷暖在自身,休將喜樂付他人,如此便可無慮。”
說罷抬腳走出,渟雲起身跟上,見觀照往日常打坐處去,只能悻悻停了腳步,迴轉身將桌子上倆蘿蔔拎到觀子膳房。
中午謝家女使一併在觀子吃了一頓便齋,幾個武丁因是男性不便進入,只討了幾壺熱水就著幹餅用過。
清淨處見不得人作貴賤之分,觀照越發催著渟雲早回,連同一些贈予的瑣碎搬到了馬車上,車輪咕嚕嚕去時,太陽還沒變橘。
觀照仍是在門口瞧過許久,靜一道人不知何時冒到旁邊,語氣不善:“你心疼她,就不該讓她去。
你就是嫌她在這拖累,你嫌她也正常,母為多子苦,何況不是親生的。”
“我看,她在謝府還好,並不傷懷。”
“好吃好喝當然不傷懷,有的是傷懷時候。”靜一磨牙切切,“你沒在京中內宅熬過,就不知道那是什麼吃人地方。
你看上回來接她,不過兩個丫鬟和趕車的,這回送她有十七八個人頭,你猜是為什麼?”
觀照沉默捋過拂塵,靜一繼續道:“上回來,是謝府請菩薩,人來的多了有損謝家清名,就算她在路上有個好歹,死了也無所謂。
這回來,是謝府送女兒,在路上有個閃失,也是有損謝家清名,所以人來的多。
你看他們,何曾考慮過安危性命?披毛戴角畜生著衣冠罷了,只等哪日天數有變,定會茹毛飲血咬骨吸髓,她...”
“靜一...”觀照輕言打斷,“你.又入魔障了。”
靜一道人愕然回神,單掌豎在胸口,唸了數聲“福生無量,太乙救苦”。
觀照寬慰她道:“不經烈火難為炭,不歷寒冬怎成春,由她去吧,天數玄妙,留在此處,也未必能躲開。
我走後,此處萬事,你多與清虛商議。”
靜一口中“福生無量”未停,施過道禮唸叨走往別處,觀照看往下山道路,終是掃了拂塵離去。
而世間魔障,來的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