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雙拳緊握,他緊鎖著眉頭,雙瞳死死地盯著門外的遠方。
他意識到了一件很可怕的事,一件不能被接受的事。門外的遠方,是繁華的中區城圈,高聳的樓宇,直通天際的射燈,不知罪孽的人們,尚在狂歡。
而叔本華的眼裡,看見的,盡是末日。
但是,
不過數秒後,叔本華突然大笑了起來。
如癲如狂。
“你在笑什麼?”康納對這如此反常的反應也是不解。
“我在笑我們,贏了。”他的表情變得歡快了起來。
“贏誰,ATOM?”
叔本華點點頭。“不過,還需要用一段時間來稍加準備。”
“準備什麼?”
叔本華沒有直接回答。“無論ATOM最後如何收拾殘局,他一定都會後悔這個時候推行電子腦的計劃。而我也必須制止他的推行。”
“你怎麼知道?”
“我推測的。”
“你用了那個能力嗎?我告訴過你,不能隨便用那個能力,否則就會像..”康納停頓了一下,似乎回憶起某件往事。“像他一樣失控,這是要用生命作為代價的!”激昂的情緒帶動著康納,把他一下子從座位上拉了起來。
手上的聖經,摔在了地上。
“當然不是,我指的是我的腦袋。”叔本華彎身撿起聖經,拍了拍上面的灰塵,把它小心地放回原位,然後面朝康納,用雙手安撫著,讓他坐回去。
康納鬆了口氣。“那你推測出了什麼?”
“ATOM在試圖用電子腦來合併四軌。”叔本華轉身回到了他的小管風琴上。
“你怎麼就知道他會這麼做。”
“另一個靈魂的直覺告訴我。”今天他準備演奏的是理查施特勞斯的《死與淨化》,這是他在復活節前尤為喜愛的一首交響曲。
康納既沒有否定,也沒有肯定。
叔本華看著窗外,醞釀著情緒。
“他的監視眼是有侷限性的,哪怕是隨身裝置。但是裝在腦子裡的東西就不同了。”叔本華指了指自己的腦袋。“他只要監控每個人的電子腦,就能掌控慾望的變化,犯罪將會變得越發不可能。
人的一生本是贖罪的一生,一個偽神不斷以主之名自居。我沒有辦法想象當世界沒有人再向耶和華祈禱,沒有人再踏入懺悔室時,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犯罪與越軌為這個社會帶來良性的壓力,而壓力是人獨有的向上源泉。
他構建的‘無罪’社會,將會使整個社會,所有人陷入停滯。
混沌,不是主所希望。
不過,我已經沒有那麼擔心了。因為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自認為想法是美好的,但他還是低估了一些東西。”他的手指放在了琴鍵上。
“低估?”康納問。
琴鍵躍動了起來。
康納沒在說話,也沒有催促,他似乎也沉浸在那不拘一格且獨特的管風琴樂聲中。
直到一曲終了。
“他們必對羔羊爭戰,羔羊必勝過他們,因為羔羊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那些同羔羊在一起、蒙召被揀選而忠信的、也必得勝。”叔本華給出了答案。(出自《啟示錄》第十七章)
康納不關心他的佈道,他關心的只有一件事。“那你說的這個準備裡,有我需要做的事嗎?”
“當然,我需要你,幫助那個孩子。”
“幫助他做什麼?”
“維倫是個好孩子,我希望你,可以稍微修改一下他的記憶...”
“艾德。”
“怎麼?”
“我發現,你真的永遠都不會讓我覺得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