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鬧市中。
幾個扎著小辮兒的孩童,拿著糖葫蘆,嬉笑打鬧著朝著東邊的大街跑去。
在那大街上,正有一個雜技班子,約莫十幾個人,踩著高蹺,抹著大花臉,扮作遊神,巡街竄巷。
一路上,不時有男女老少跟隨喝彩,也有小孩兒追著那雜技班子嬉鬧。
在這熱鬧的人群中。
一個容貌妖豔的紅衣女子,當先走到了人群之前。
隨即又有一個黑衣男子,神情冷漠的牽著一個容貌嬌俏的小姑娘,走到了人群前面,迎面就撞見一個頭戴娃娃頭,踩著高蹺的人突然俯身湊了過來。
那巨大的娃娃頭一探過來,周卓遠還沒什麼反應,倒是把身旁的幽若嚇得一激靈,趕忙往他身邊躲了躲。
顏盈見了只覺好笑。
周卓遠卻是不聲不響的護著自己的閨女,抬手不知從哪兒拿出一錠銀子,直接丟在了地上。
那踩著高蹺的娃娃頭,見他扔了銀子,突然雙膝一彎,跪地叩首。
屈膝下跪之間,腳下的高蹺繞地一轉,將地上的銀兩挑起,隨即又踩著高蹺翻了跟頭,朝著周卓遠又拜了拜。
周遭看戲的百姓見了,紛紛喝彩道。
“好!”
“好樣的!”
“喲,這可是真功夫!”
幽若見眾人喝彩,好奇道。
“奇怪,他們在高興什麼啊?”
周卓遠漠然道,“捧場而已。”
他雖然話說得輕巧,但是這些江湖雜耍的手藝也不簡單。
如果按照正兒八經的看戲的規矩,他這銀子應該是朝著四周的看客亮一眼,然後撩著袖子,恭恭敬敬的把銀子放在這踩高蹺的遊神面前。
銀子不能直接給,必須放在地上。
功夫到了,踩著高蹺也能彎腰把銀子拿了,這就算是功夫到家了,自然也就值得喝彩。
是所謂“賞的是經年不綴之功,謝的是一衣三食之恩”。
雜耍和要飯的,雖然都是些走江湖的下九流行當,但雜耍畢竟不是要飯,要的也不是施捨,而是一個認同和讚賞。
只不過剛才這人嚇了幽若一下,周卓遠私心裡還是有些護短。
所以雖是給了賞錢,但也只是扔在地上,並不是客客氣氣的把銀子放在這雜耍的遊神面前。
幽若瞧著周圍的百姓連連喝彩,說是熱鬧非常,但是她看了一會兒卻有些乏了,隨口嘟囔道。
“要不我們找個地方歇會吧。”
周卓遠本身對這些江湖雜耍不太感興趣,見這丫頭不想看了,便牽著她的手,領著顏盈,轉身走出了人群。
卻渾然沒有注意他這邊剛走,那雜耍班子裡面,先前湊近的那個娃娃頭突然回頭看了他一眼。
這邊,周卓遠帶著幽若找了間客棧。
客棧門前的店小二一看周卓遠雖是身著一襲黑衣,但那衣服料子隱隱流光溢彩,似是上好的絲綢料子,其上又見雲紋瑞獸,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沒等周卓遠牽著幽若走進大門,那店小二就迎了過來,熱情的招呼道。
“二位貴客裡邊兒請,打尖兒住店,吃飯喝茶,咱們店全都能安排。”
“來壺茶,備些點心。”
“客官,喝茶的話,我們這兒有青陽鎮的龍井,有信陽的毛尖,還有……”
“要壺龍井。”
“那點心,您是要桂花糕,雪梨酥,杏仁糕還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