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正義之士守在身邊,自然是睡得更加安穩。
次日一直睡到晌午,柳毅才從睡夢中醒來,吃了頓午飯之後,才繼續趕路。
又趕了一天的路,傍晚時分,柳毅便來到了北江州最邊緣的一個小縣,名為黃陵縣。
黃陵縣與曲陽縣,雖然同為北江州的小縣,但情景卻是一天一地,截然不同。
曲陽縣繁華富饒,治安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很符合柳毅心目中對江南富庶魚米之鄉的幻想。
但是來到黃陵縣,卻變成了一副淒涼窮破的情景。
方圓十幾裡內,舉眼望去全都是死氣沉沉的枯木敗草,沒有半點生機。
城門外還有許多老幼婦孺,跪在地上磕頭乞討。
這些老幼婦孺,全都骨瘦如柴,面黃肌瘦。
其中許多老人和孩子,由於長期營養不良,渾身都瘦得皮包骨頭,只有肚子高高隆起。
明顯是吃多了草根和觀音土,腸胃無法消化,只能被活活脹死。
這悽慘的情景,使柳毅看得一陣觸目驚心。
他前世作為一名生活在大都市的現代人,距離災荒非常遙遠。
穿越來這個世界之後,便生活在繁華的京城。
所見到的窮人,也不過是那些下崗待業的工人。
像吃觀音土脹死的人,以及易子而食的慘狀,還是第一次親眼得見。
見柳毅起碼到來,一些還能動彈的婦孺,立刻從膝蓋蹭著地面走上前,顫聲哀求道:“這位大爺,求您賞幾個錢吧,我家娃娃得了重病,若是再沒錢抓藥,就挺不住了……”
柳毅雖然知道自己救不了那麼多難民,但也不忍心視而不見。
便將自己身上帶的一百多兩散碎銀兩全都拿出來,儘可能分到每一個難民的手中。
“謝謝,謝謝大爺!”
“祝大爺增福增壽,萬壽無疆!”
看著一群百姓,流著眼淚跪在地上朝自己磕頭。
柳毅實在不忍直視,騎著馬頭也不回地進了城。
進城之後,面前的情景也並沒有絲毫好轉。
城門口架設著粥棚,一群赤裸著上身的難民,正人擠人坐在地上,捧著粥碗喝粥。
顯然外面那些老幼婦孺,是因為搶不到這裡的位置,所以才只能被迫在城門外乞討。
柳毅湊上前看了一眼,五尺多高的大粥鍋裡,根本就不是他想象中的稠粥,而分明就是一桶渾濁的汙水。
零零星星有幾顆可憐巴巴的米粒飄上來,立刻就被守在鍋邊的難民下手撈走,別人根本連看都看不到一眼。
這宛如人間煉獄般悽慘的情景,使得柳毅臉色變得無比難看。
同樣是北江州富庶之地,黃陵縣與曲陽縣之間,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
且不說曲陽縣,便是柳毅這一路走來的其他縣城,即便再是偏僻窮苦,情況也都比黃陵縣要好上不知多少倍。
這代表黃陵縣的窮苦慘狀,不可能是天災導致。
但即便不是天災,只要朝廷撥發一些賑災糧,周圍的府縣再稍稍接濟一下,也不可能出現大規模吃觀音土脹死的難民啊!
大周律法有明文規定,凡賑災濟民架設的粥棚,必須都熬出能立住筷子的稠粥。
筷子浮起,人頭落地!
黃陵縣的縣令,竟然敢如此大膽,公然蔑視朝廷的法度如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