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真的有貪官,沾手這麼多銀兩,怕是也不敢貪汙毫釐。
改革科考的八千萬,創辦學堂的八千萬,以及設立造船局的兩萬萬兩。
加在一起,可是足足將近四萬萬兩白銀。
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銀兩,幾乎將國庫一口氣搬空,足見陛下和柳相對這三大計劃是何等重視。
誰敢在這件事上動手腳,那便是自尋死路。
怕是把他們九族一起拉到河邊砍了,也平息不了柳相的怒火。
由於此次計劃如此隆重,各級官員也不敢有絲毫怠慢,辦公速度那叫個神速。
短短兩三個月的光景,各州郡府縣便都開設了大小十幾家幼學堂,並且將朝廷的福利政策宣傳給當地百姓。
不僅官吏商賈重視教育,即便是沒什麼文化的窮苦農民,也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
只不過從前,由於家境太過貧寒,根本負擔不起私塾的昂貴費用,只能讓家裡的娃娃從小就在地裡幹活。
現如今,朝廷推行九年義務教育,給出如此豐厚的政策,由官府來承擔孩童學習所有費用,而且整整九年一包到底。
對於交不起學費的貧苦農民來說,這個九年義務教育的政策,自然是天恩當頭。
紛紛爭先恐後帶著自家的孩子,前去就近的幼學堂報名,最多半天的光景,就將名額全部招滿。
柳毅也沒有預料到,百姓們無需官府的宣傳,就對教育事業如此支援和熱忱。
對於各地幼學堂如此火爆的情況,只能一方面新建更多的學堂,一面讓官府通知百姓,半年之後進行第二輪招生。
唯一有意見的,就是原本自己開私塾的先生夫子們。
原本還有不少官吏和商賈,將自家的孩童送去他們那裡學習。
但現如今官府成立了幼學堂,不僅分文不取,師資力量也比他們這些私塾更加強大。
官吏商賈們,自然是也紛紛將自家的孩子都送去了幼學堂,使得各地的私塾全體失業,跑到官府去抱怨抗議。
柳毅便又下達了一道旨意,由朝廷統一發放教材,每一名有意願的私塾先生都可以領取一份。
給他們兩個月的時間進行學習,如果學習之後,能透過朝廷的統一考試和培訓,便錄用為本地幼學堂的教師,享受七品官員的俸祿待遇。
要知道,想要做幼學堂的教師,至少要是各地的舉人,會試未中榜才有的待遇。
朝廷破例給了他們如此珍貴的機會,這些私塾先生自然是毫無怨言,紛紛關起門來認真研讀教材,全力備考……
科考方面的改革,如柳毅預料的一樣,自然是引起了在京考生的不滿。
京城這上千名考生,都是經過各地鄉試、縣試的重重選拔,踩著十幾萬名同窗的肩膀,才中了舉人,得到進京趕考的機會。
原本他們將四書五經八股文都已經讀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正摩拳擦掌準備好好一展才學。
結果朝廷突然一紙成文下來,告訴他們本次恩科要考全新的科目,他們先前學的這些全都沒用了。
自然是讓考生們怨聲連連,甚至都在一些人的煽動下,都集體跑到皇宮外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