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子,沒事的,這手藝不值錢,以後說不定有更值錢的手藝呢!”
蘇陽笑著說道,他可沒把這做魚的手藝當回事。殘陽似火,將臥龍溝的水面鍍上了一層碎金。
蘇陽和石頭扛著竹簍,沿著蜿蜒的小路朝村子走去。
簍子裡,幾條大魚不時翻騰,撞得竹篾啪啪作響,水花濺起,沾溼了兩人衣裳。
“蘇二哥,石頭哥!”
村口玩耍的幾個半大孩子眼尖,一眼就瞧見了他們,立馬扔下手裡的玩意兒,呼啦啦圍了上來。
“哇!好多魚!”
“蘇二哥,你們又去臥龍溝叉魚了?”
“今天抓的魚可真大,比我胳膊還粗呢!”
孩子們嘰嘰喳喳,眼睛裡閃著興奮的光芒,恨不得把頭伸進簍子裡去看。
蘇陽笑著拍了拍石頭的肩膀:
“去,給弟弟妹妹們分幾條小魚,讓他們拿回去嚐嚐鮮。”
石頭咧嘴一笑,從簍子裡挑出幾條小些的魚,遞給孩子們。
“謝謝蘇二哥!謝謝石頭哥!”
孩子們歡呼雀躍,捧著魚一溜煙地跑開了。
“蘇二,據說你們中午整了條魚?”
村口閒聊的幾個婦人也湊了過來,
“咋樣,味道好吧?我老遠就聞見香味兒了!”
“可不是嘛,蘇二這叉魚的本事,真是絕了!”
蘇陽也不藏著掖著,大大方方地將魚簍展示給眾人:
“今兒運氣好,多叉了幾條。嬸子大娘們,要不要來兩條?”
“哎呦,這魚可真夠大的!”
“蘇二,你這手藝,真是沒得說!”
婦人們一邊驚歎,一邊忍不住伸手去摸那滑溜溜的魚身。
被眾人圍觀著,蘇陽和石頭好不容易才回了家。
還沒進院,就聽見林綺娘清脆的聲音:
“二哥!石頭哥!你們回來啦!”
王嬸也從屋裡迎了出來,看著滿滿兩大簍魚,吃驚地張大了嘴巴:
“這麼多!這……這得吃到啥時候去啊?”
“嬸子,您別愁。”
蘇陽把揹簍放下,胸有成竹,
“我一會兒收拾收拾,能用鹽醃的就醃上,醃不了的就凍起來。等過兩天,我進城去賣了,換些糧食回來。”
“二哥,咱家還有鹽嗎?”
石頭撓了撓頭,小聲問道。
蘇陽這才想起,家裡的鹽罐子早就空了。
這年頭,鹽鐵官營,鹽價貴得嚇人。
尋常人家,做飯都恨不得把一粒鹽掰成兩半用,哪還有多餘的鹽來醃魚?
“沒鹽也成,”
蘇陽略一思忖,
“大不了就先凍上,反正天冷,一時半會兒也壞不了。”
他心裡打定了主意,無論如何也要進城一趟。
鄉下地方,訊息閉塞,見識也少。
要想在這亂世活出個人樣來,就得出去闖闖。
“陽哥兒,你可得小心啊!”
王嬸一聽蘇陽要進城,頓時急了,
“城裡可不比咱村裡,聽說亂著呢!要不,你還是去鎮上看看吧?”
蘇陽哭笑不得,只得好言寬慰:
“嬸子,您放心,我心裡有數。”
他朝石頭使了個眼色,示意石頭幫腔,
“我以前跟我麻哥進過城,沒那麼嚇人。再說了,我一個大男人,還能怕了不成?”
他這話也不全是吹牛。
原主的記憶裡,確實跟著他那不靠譜的麻哥去過一次縣城。
不過那都是小時候的事了,除了滿街的美食,其他的啥也沒記住。
“對了,王嬸,”
蘇陽突然想起了什麼,
“您能不能幫個忙,把昨天救我的那幾位叔伯兄弟都請來?今天晚上,咱們一起吃魚,熱鬧熱鬧!”
王嬸二話沒說,轉身就出了門。
救命之恩,比天還大。
請人吃頓飯,算得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