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看到皇帝,沒有天已經要黑了的覺悟。
立即拉著皇帝討論,按照大乾的律法,這貪官是不該抽筋扒皮。
弄得皇帝愣是給兩個妃子來了一次普法。啥興致都憋回去了。
最後只記得袁貴妃要把這雜劇,找戲曲班子給弄出來,在宮中上演。皇帝稀裡糊塗的答應了。
第二天乾帝就被太后叫過去了。
“聽說陛下昨晚夜宿二妃?簡直荒唐,不要名聲了麼?”太后沒好氣的說道。
皇帝嘆了口氣,來了一句:
“母后,我比竇娥都冤啊。”
昨天晚上夜宿二妃到是真的,可是這一宿就普法了。啥也沒幹成。
“陛下也知道竇娥?這雜劇寫的真不錯。你作為帝王一定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民間是不是有這樣的冤情?”
皇帝嘴裡應付著,腦袋都大了。心說原來母后你也看啊。
從太后宮裡出來,皇帝邊走邊跟大太監元祥聊天。
“元祥,竇娥冤是誰寫的?”
元祥伺候陛下多年,已經感受到了無明業火。趕緊小心的回答道。
“回陛下,是顧修之寫給二公主看的。後來被袁貴妃收走了。不知怎的就在宮中流傳開來。”
皇帝一聽更加煩躁,這後宮原本氣氛一團融合,被這竇娥弄得一個個淚眼婆娑。
“這竇娥真的那麼冤麼?”皇帝隨口問道。
昨天晚上困極了,光聽著罵貪官了。沒聽明白到底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正搔在元祥的癢處,立即說滔滔不絕開口。
“陛下,這竇娥實在是個苦命的人,一開始她爹……”
元祥快把故事說完了,才驚覺皇帝用奇怪的眼光看他,並且默默的伸手。
示意他交出罪證。
“陛下,奴婢真沒看。”元祥還想抵賴。
“哼哼……”皇帝用鼻子表示不信。
“陛下奴婢這本抄的醜陋,袁貴妃手中的原稿,乃是顧道手書。字跡精妙……”
元祥十分不捨的從懷中掏出書卷,試圖轉移陛下的注意力。
“摳搜的,朕看完還你。”皇帝說著翻開書卷開始看。
然後忘了上早朝。
……
第二天顧道起床的時候,被袁琮拿著藤條堵在被窩裡了,明顯老臉有些陰沉。
顧道為了自己屁股不遭罪,趕緊主動交代。
“師祖千萬別動手,我知道自己犯啥事。”
顧道知道自己解釋也沒有用,好在關石頭已經把書送來了兩箱子。最近袁家喜事忙叨,他就忘了拿出來了。
立即拆箱拿出一本親手奉上。
袁琮翻了兩頁首毛一挑,雙眼圓睜。不敢相信的摸了又摸,又對著陽光看了看。
確認是陽版印出來的,而不是手抄出來的。
然後一把推開顧道,把箱子開啟一本本檢查,竟然全是印出來的。
愛惜的撫摸著書本,把顧道叫到身邊問道。
“如此別緻的紋理,如此奇特的墨香。這不是雕版,你是怎麼做到的?用了多久?”
“目前印了一千本,四本一套,也就是二百五十套,用時不到兩個月。”顧道說道。
啪的一聲,袁琮手中的書本落在地上。不可置信的看著顧道。
可是顧道又給了他猛烈一擊。
“這是第一本,以後技術成熟了,還會更快。”
袁琮一屁股坐在箱子上。
他是三朝元老,可比顧道知道這東西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書本價格下降,意味著文化傳播變得容易,意味著天下第一書坊,以後不在江南。
“成本幾何?”袁琮趕緊問道。
顧道大概算過。如果所有成本都攤入這本書的話。一本大概是二兩銀子。
所以他伸出兩根手指。
“二十兩,便宜,太便宜了。這比江南書坊的便宜兩倍還多。”袁琮說到。
顧道差點沒噎死,二十兩的成本還便宜?
我說的是二兩啊。
一想也正常,畢竟師祖不會理解活字,不會理解重複利用這個概念。
而且以後印刷基本上就是人工成本,鉛活字需要補充不會太多。
如果再印這樣的書,以千本為計算,一本可能成本都不足一兩銀子。
“這麼說,兩日後楚江樓你贏定了。”
袁琮這才想起來還有這事。
“當然,我正打算開一個書坊。現在有人送上門不是正好麼?”顧道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