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風氣突然就變了。
以劉恕為先鋒,對顧道口誅筆伐。
罵他賣妻換鹽,敗壞大乾風氣無恥至極,對不起有情有義的安樂公主。
但凡有一點廉恥,理應自動赴死。
老百姓是盲從的,讀書人說什麼他們就跟著傳什麼。
先前顧道不放棄公主,是為了個人榮華富貴,讓大家吃不上鹽,該死。
現在,有情有義的公主你都賣了換鹽,簡直無恥至極,該死,我們差那一口鹽麼?
彷彿不罵顧道,就是無情無義。
這股風氣,被有心人推波助瀾,顧道成了道德下限。
京城百姓看到顧道直接吐口水。見面聊天的第一句話,從你吃了麼,變成顧道死了麼?
聰明人看的明白,有人給顧道做了一個必死的局,無論怎樣都要他死。
……
遼東將軍府。
駱馳帶兵剿匪,已經滅了三處巢穴,功績斐然。但是依然不敢回京。
請顧道赴死的話一被喊出來,駱家老太太就留意了。
老而彌堅的她,立即意識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長隆鹽場在遼東的包圍之下,一旦落在大乾手裡,無論誰掌管鹽場,都必須保證足夠的利益給遼東軍。
否則鹽場必然不安穩。
到時候遼東軍就可減輕對朝廷的依賴,駱家才真正成為大乾的頂級軍閥。
“幫幫那個劉姓書生。讓顧道赴死。”
管家聽了,立即去安排。
……
陸端主持陸家京中之事,下達了同樣的命令。
不過手下的人不太明白。
“公子,顧道一死,安樂公主必然嫁給李本源,那長隆鹽場就成了大乾的,豈不是對我們的私鹽不利?”
陸端淡然一笑。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不過太子昨天請我去了,允諾我,只要顧道一死。他就推薦陸家掌管長隆鹽場。”
手下人一聽面露喜色。
“如此,公鹽和私鹽都掌握在陸家手裡,我們再也不用依靠南越鹽商,該他們來求咱們了。”
手下人興奮的摩拳擦掌。
“所以,幫幫那劉恕,咱們也請顧道赴死吧。”陸端吩咐說道。
……
諸多合力之下,劉恕儼然成了京城最風光的讀書人。
各處宴請不斷,稱讚他是鐵肩擔道義,正天下風氣的第一人。
只要顧道赴死,他必然名垂千古。
這讓劉恕飄飄然起來,充滿了幹勁。每天必去顧道的鹽鋪,站在門前高喊:
“賣妻求鹽,無恥至極,請顧道赴死,以正大乾風氣。”
他身後站著無數人,有讀書人,有販夫走卒,有衣著綾羅的商人,更多的是尋常百姓。
他們隨著劉恕的節奏,高喊著,請顧道赴死。
聲音響徹半個京城。
這種情況,顧道來找平安縣的縣令孫哲。
“孫縣令,劉恕聚眾鬧事逼我赴死,您就視而不見麼?就不怕釀成大禍。”
孫縣令表情淡淡,說話一點不客氣。
“顧大人,書生讀聖賢書,正天下風氣。本官當提倡支援,哪裡有去管的道理。您若是行得正為何要怕那?”
對於孫縣令的針對,顧道不太意外。
接著說道:
“孫縣令,若是我不讓出公主,您又怎麼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