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思路,完全跳出了傳統基因工程學的範疇,融入了東方哲學的智慧。
溫庭-軒激動地抱住沈青梧,在她額上重重一吻,
“青梧,你真是我的寶藏!你給了我最重要的那塊拼圖!”
他連夜趕回基地,召集了核心團隊,提出了這個顛覆性的新方案——“微生態共生誘導法”。
(六)
接下來的日子,研究方向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團隊不再侷限於實驗室,而是深入到全國各地的鹽鹼地,採集土壤樣本,分離、培養了數千種微生物。
經過無數次的篩選、配對和共生實驗,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罕見的、被命名為“大地之鹽”的嗜鹽菌。
這種菌不僅能分解土壤中的鹽分,還能與“盤古一號”的根系形成共生關係,極大增強其吸收養分和抵禦病害的能力。
當混合了“大地之鹽”菌劑的“盤古一號”稻種,再次被播撒進那片曾經讓他們絕望的試驗田時,奇蹟發生了。
這一次,沒有精密的營養液,沒有恆溫恆溼的保護。
只有陽光、空氣,和那片貧瘠的鹽鹼地。
禾苗破土而出,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野性的生命力。
它們紮根極深,莖稈粗壯,葉片在海風中獵獵作響,呈現出一種健康的深綠色。
三個月後,試驗田裡一片金黃。
收割的那一天,國家農業部的專家袁宏偉,以及無數媒體都來到了現場。
當測產結果出來時,全場沸騰了——平均畝產,竟然達到了普通良田的水準!
這意味著,華國數億畝的鹽鹼地,將有希望變成米糧川!
這是一個足以改變國家糧食安全格局、名垂青史的偉大功績!
袁宏偉走到溫庭軒面前,這位一向嚴肅的科學家,眼眶也紅了。
他用力地拍了拍溫庭軒的肩膀,由衷地說,
“庭軒,你們,創造了奇蹟!不,這不是奇蹟,這是真正的科學!
溫庭軒搖了搖頭,他穿過人群,走到了一直默默站在遠處的沈青梧面前。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他將她緊緊擁入懷中。
“我們成功了。”他在她耳邊說。
“嗯,我們成功了。”她回應道。
陽光下,他們身後是翻湧的金色麥浪,那是科學的果實,也是愛情的見證。
沈百川和陸振東的遺志,在這一刻,化作了沉甸甸的稻穗,在華夏的大地上,結出了最豐碩的果實。
-全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