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八年農曆九月二十三,黃太吉命代善為盛京留守,率領正紅旗一部和朝鮮奴兵,負責防備東江鎮的毛文龍。
天啟八年農曆十月十九,黃太吉親率滿八旗大部以及漢八旗的九萬餘兵馬,在蒙古草原與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各部落會師。
在祭天之後,建奴與漠南漠北蒙古各部十三萬大軍合兵一處,正式開啟了入關之戰。
為了能給予大明重創,逃亡漠西蒙古的林丹汗,也被黃太吉所拉攏,從西面進犯大明的陝西。(此時甘肅屬於陝西。)
一時之間,整個大明的北方大地上可謂是狼煙四起,邊關各鎮紛紛發來告急的奏疏。
“啟奏陛下,遼東的建奴在聯合了蒙古草原各部鐵騎後,舉傾國之力,在敵酋黃太吉的率領下,已經逼近了宣府與大同。
若是不能遏制其攻勢,恐怕用不了半個月,建奴的大軍就能夠兵臨京師。
為大明江山社稷計,還望陛下能夠啟用在野的知兵之才,好率軍禦敵於京師之外。”
早就等待這一天的朝臣們,這會一個比一個跳的歡騰。
陳逸軒再怎麼打壓,這些進士出身的朝臣們,依舊是佔據著大明朝堂的大半位置。
即便是加入了閹黨,在面臨他們根本利益之時,這些君子們也會選擇站出來與皇帝做對。
“知兵之人,不知各位愛卿眼中的知兵之人是哪位啊?”
陳逸軒對於眼前的一幕,並沒有太多的氣憤。
文官集團再怎麼內鬥,也不可能不顧他們的命根子,現在團結一致很正常。
“陛下,臣舉薦原遼東巡撫袁自如,其久經邊事,更是在主政遼東之時,與寧遠大敗老酋努爾哈赤。
若是讓袁自如統帥朝廷大軍前往禦敵,定能將來犯的建奴與蒙古各部擊退,保我大明江山社稷高枕無憂。”
聽到陳逸軒在詢問誰能夠擔當如此大任,山東道的監察御史麻志鴻,只能是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這可不是一個好差事,任誰都知道皇帝厭惡袁崇煥,甚至是想要置其於死地。
若非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又有朝臣死命的去維護,恐怕這個圓嘟嘟,早就成為朝廷通緝的要犯。
“呵呵,袁崇煥就是愛卿所說的知兵之大才嗎?
難道愛卿不知,就是因為這個袁崇煥私通建奴,致使我大明損失的兵將高達兩萬餘,無辜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如今愛卿舉薦袁崇煥,可是想要讓他與建奴裡應外合,徹底顛覆我漢家江山嗎?”
陳逸軒聽到這群狗東西居然還敢提袁崇煥,不得不感嘆他們的膽子是真大。
自己這次之所以舉辦了一場大朝會,讓朝臣和勳貴們一同商議對敵之策。
為的就是殺雞駭猴,挑出來一些倒黴蛋,讓其他不安定的傢伙老實點。
不過一個小小的山東道監察御史,還不配做那隻用來恐嚇猴子們的雞,他還想看看,有沒有夠份量的傢伙跳出來。
“陛下,所謂袁崇煥私通建奴的黃太吉,不過是莫須有的猜測,並無真憑實據可以證明。
如今國家正處於用人之際,萬不可因為一些捕風捉影的罪名,就讓真正的棟樑之材無用武之地啊!”
眼看陳逸軒直接挑明,說袁崇煥私通建奴的黃太吉,下面得到身後靠山指示的監察御史們,只能是咬著牙,繼續為袁崇煥去開脫。
他們這些人的使命,就是要為袁崇煥造勢,營造出一副袁督師不出,奈蒼生何的景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