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些君子賢達們找上門,表示想要和他們合作時,高迎祥只覺得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陰謀詭計,他實在不敢相信,有人會做出這樣自毀長城的事。
按照這群傢伙的計劃,居然想配合他們,將那支與他們鏖戰多年的宗室大軍給坑死。
可真要是把這支軍隊給滅了,那富庶的江南之地,豈不是脫光衣服的小媳婦一般,對他們義軍來說不設防了。
那樣的話,這些君子賢達們,又豈能落得一個什麼好,怕是所有的富貴都將隨之覆滅,他實在是想不出,這群狗東西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不過對於高迎祥的擔憂,這些君子賢達們很快表現出他們的誠意,原本駐守在鳳陽府的官兵,居然真的開始棄城而逃,把老朱家的祖墳送給了他們。
要知道在這個方向上,流寇的兵馬只有射塌天的三千烏合之眾,所為的不過是分散官兵的注意力,結果卻來了這麼大的意外之喜。
高迎祥在感受到這群君子賢達的誠意之後,自然是不會放過如此好事,只要能夠打破如今的僵局,這些狗東西就算是有什麼陰暗算計,他也是顧不上太多了。
他們這支流寇的主力部隊,如今可是面臨著巨大的問題,若是再不能打破僵局,從其他地方劫掠補充,說不準哪天就會譁變。
要知道當初進入湖廣之時,流寇大軍為了能夠生存下去,直接在佔領地實施朝廷頒佈的新政。
一通分錢,分糧,分土地的操作下來之後,他們確實是得到了當地百姓支援,這些百姓在得到好處後,紛紛踴躍加入他們的隊伍中,將湖廣的官兵打的落花流水。
就連試圖進入四川,最後因為秦良玉阻攔的張獻忠所部,也是靠著這一政策,在雲貴之地將那些土司打的是叫苦連天。
不過在發展到瓶頸之後,他們內部的問題開始紛紛出現,眼看搶不到那些士紳土豪的產業了,那些流寇中的大小頭目們,就開始把他們貪婪的目光,放在被分發土地的普通百姓們身上。
巧取豪奪,橫徵暴斂這些曾經朝廷官府的所作所為,被這些流寇的大小頭目們變本加厲學了過來。
這麼一來的話,那些流寇中的大小頭目們是心滿意足了,但卻也讓原本願意給他們賣命,想要改天換命的那些普通士卒不滿。
他們願意跟著流寇造反,可不是為了什麼推翻朝廷的暴政,純粹是因為跟著流寇可以分到土地,讓自己還有自己的後代能活的有點人樣。
可如今這些流寇和那些欺壓他們計程車紳官吏一樣,甚至是還有所不如,那這些士卒如何還願意拼命。
這也是雙方在安慶附近,一直僵持不下的最根本因素,否則就算是宗室大軍再怎麼能打,可數量上有著巨大的劣勢。
流寇大軍若是能夠繼續保持開始時的勢頭,這幾年的時間,拼消耗也能把宗室大軍拼個精光。
但因為內部出現的矛盾,導致那些普通的流寇士卒開始出工不出力,遲遲不能打破官兵的安慶防線。
對於這樣的局面,高迎祥雖說是有心改變,可想要讓那些大小頭目們,把吃到肚子裡的好處再吐出來,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更何況不只是那些大小頭目,就連他高迎祥的親眷心腹,也是在佔領地裡大撈特撈,真要是擋著所有人發財,怕是他這個闖王就要換人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高迎祥為現在的局面愁的頭髮直掉時,這群君子賢達們卻給他送來了這麼一份大禮。
佔據了鳳陽之後,高迎祥放言要刨了老朱家的祖墳,頓時讓宗室大軍坐不住了。
他們能享受到如今的待遇,靠的就是祖上留下來的榮光,若是放任流寇刨了他們老朱家祖墳,那讓天下人怎麼看他們?
在文官集團的推波助瀾下,唐王朱聿鍵一邊寫奏疏向京師彙報,一邊率領宗室大軍前往鳳陽,準備驅逐這支下作的流寇,免得讓先祖們不得安寧。
可這卻是落入了流寇與文官集團的算計,為了能夠全殲這支宗室大軍,高迎祥也是選擇了大出血。
他將江南士紳集團送來的三百多萬兩白銀,拿出了將近一半,分發給那些普通的流寇士卒,並許諾覆滅這支宗室大軍後,江南的土地任由他們挑選。
上層人畫出來的大餅,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會受到底層人的追捧,哪怕知道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們依舊是願意試一試。
沒辦法,誰讓他們本來就是一群一無所有的苦哈哈呢?
對於高迎祥與文官集團的陰謀,陳逸軒透過那些無孔不入的錦衣衛,早早就知曉的一清二楚。
不過他卻沒有讓河南山東的兵馬立即南下,怎麼處置大明的宗室藩王,陳逸軒也是一直在糾結。
這群人現在沒有跳出來反對自己的統治,那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真相,覺得自己就是曾經的木匠皇帝。
可他卻沒準備頂著朱由校的名頭過一輩子,等到成功度過這場明末的大天災,徹底掌控華夏的基本盤後,自己肯定是要認祖歸宗。
到時候肯會有人跳出來反對,正好能借著這個機會,再清理一遍那些隱藏起來的隱患,更有利於自己的統治。
所以宗室大軍被算計覆滅,也算是符合陳逸軒的利益,否則將來自己大機率也要動手,將這支前朝宗室組成的大軍覆滅。
如今讓他們死在保衛祖墳,守護他們老朱家榮譽的戰鬥裡,總比最後被自己剿滅強許多。
就在各方勢力的通力協作下,唐王朱聿鍵率領的宗室大軍,進入了流寇精心佈置的包圍圈。
為了消滅這支還有七萬兵馬的宗室大軍,高迎祥也是調集了所有的力量全力以赴。
他組織了將近二十五萬兵力,以及三百多門紅衣大炮,更是有著文官集團提供的行軍路線,可以說是立於了不敗之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