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榆樹囤總算是過了一段時間的安生日子。
沒有人再來打他們的主意,地裡面的莊稼也長勢良好。
在村子裡面的人,小心翼翼的呵斥下,此時已經結上了沉甸甸的稻穗,只再等些日子,就能大豐收了。
沒有想到,在這般惡劣的環境下,竟然還能實現兩季不同糧食的大豐收。
村民們現在高興啊,每天最開心的時候,大概就是去稻田裡面看上一眼了。
只有看到莊稼長勢良好的時候,這心裡就有說不出來的自豪感和滿足感。
這樣的奇蹟,可是他們用辛勤的漢手換來的啊,日日夜夜,輪流守護,這其中的艱辛,真是不足以外人道也。
越是到了這個時候,就越是要穩住,不能讓勞動的果實,便宜了外人。
這麼大的動靜,自然是不可能瞞得住別村的人。
這不,每天來他們村看奇蹟的人,還怪多的。
村民們和民兵們真的是應付得及累了,但又不可能不讓對方來。
於是,趙威想了想,把村民們這些日子做的蘑菇種收集一些起來,打算教這些人也種植蘑菇。
至於養蜂的話,大概是不行了。
趙威原本是弄了很多個蜂箱的,就應該乾旱的問題,已經斷了花蜜來源。
有好幾個蜂王都已經帶著那些工蜂逃之夭夭了。
剩下的,也是他每天用糖水養著,幾乎沒有什麼產出。
這種極端天氣下,能傳授出來的也就只有蘑菇種植了。
主要是這些村子,現在都通水渠了,擁有養殖的條件。
高溫溼熱的環境,蘑菇長得還是挺快的。
只是,這麼多的村子,一個村給一些種子,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榆樹囤的付出是挺有誠意的,如果這些人還打這個水稻的主意,那可就真的……太沒良心了。
還好,懂事的人還是挺多的。
都已經拿到了一點好處,趕緊滾回家種植蘑菇吧。
這玩意兒的產量是挺高的,一個菌包能收割好幾茬的蘑菇。
一次就能產出足夠他們吃的蘑菇了。
這玩意兒是家養的,但是種是從大自然裡面借來的,擁有極好的品質。
如果再來一隻小雞兒燉一下,怕是能把人眉毛都鮮掉。
榆樹囤的田埂上,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村民蹲在稻穗旁,手指輕輕拂過飽滿的穀粒,眼裡的笑意藏不住。
有的村民甚至帶著自家娃來認麥穗,指著沉甸甸的稻穗說:“瞧見沒?這就是咱冬天能吃上白米飯的指望,都是社長帶給我們的希望,可得護好了。”
自打趙威決定分享蘑菇菌種,村口的曬穀場就熱鬧起來。
每天天不亮,鄰村的人就揹著筐來了,排著隊領菌種,嘴裡還不停唸叨:“趙社長真是大好人,自家糧食夠吃了,還想著咱們。”
趙威站在曬穀場的高臺上,手裡舉著個菌包,大聲講解:“這蘑菇得種在陰涼處,溫度保持在二十度上下最好。每天噴三次水,不能多也不能少,瞧見菌絲髮白就等著收第一茬……”
村民們聽得認真,有識字的人還掏出炭筆在煙盒上記著,生怕漏了哪個步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