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非遺的我,怎麼成了老藝術家

第315章 欺人太甚

《國潮驚鴻秀》官方直播間。

【彈幕都在刷什麼劇本劇本,這要是劇本,我吃屎!】

【看現在場上這情況,不太像是演的吧。】

【這個節目怎麼一天天地淨整這些么蛾子,先是抄襲事件,然後又是評委跟選手起衝突,評委直接在直播的時候當眾扇了選手一巴掌,現在不僅換了導演,而且都到最後一期總決賽了,還整這些亂七八糟的,真就為了流量不擇手段是吧?!】

【這肯定不是劇本,你要說演劇本的話,那要挑“豆腐腦是鹹的還是甜的”、“肉粽還是棗粽”這樣有爭議,但也只是個人觀點不同,不涉及敏感的話題。拿“戰爭”炒作,這不純純是雷區蹦迪嗎?剛才沒怎麼細想,現在回味一下,剛才梅亦辰唱的歌的確有很大問題!】

【管他是劇本還是真的,我看爽了就行,反正我看熱鬧的不嫌事兒。不過就從大義上講,我肯定支援沈歌。】

此時此刻,《國潮驚鴻秀》線上上的收看人數瘋狂飆升,因著今天總決賽的熱度,再加上兩人的爭論,一方是支援神秘選手的粉絲,另一方是梅亦辰的粉絲,雙方在彈幕中爭論,喋喋不休,除此之外,還有更多聞風而來的吃瓜群眾。

最近新一季的《飛奔吧兄弟》,滕訊出品的綜藝,以及各大衛視的節目作品,這一刻全部被《國潮驚鴻秀》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後臺導演組的烏爾山看著不斷向上攀升的資料兩眼放光,他深知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熱度都是稍縱即逝,因此必須抓住這次機會,如果現在出手干預的話,無疑是眼睜睜地看著這波流量浪費掉!

所以他仍是穩坐釣魚臺,打算先靜觀其變。

至於臺上沈歌和梅亦辰兩人爭論的這個話題,到時候認真解釋一下就行了,沒必要這麼上綱上線,實在不行再做點慈善捐個款,這件事就差不多能過去了。

.......

【這個神秘選手說他是因為梅亦辰唱了這首歌,才唱的《赤伶》,他怎麼知道梅亦辰要表演什麼節目?難道是看了提前排練,臨時創作出了這首歌?】

【他是國家隊的選手,之前也唱過《萬疆》這種型別的歌,有幾個沒發表的相似作品也很正常吧。可能就是在參加排練的時候,看了梅亦辰的《烽火進行曲》,才決定在這場總決賽裡唱《赤伶》。可以說他完全是有備而來!】

【不論這是不是劇本,我好奇的是,梅亦辰今天這首歌確實有很大問題,他們節目組都沒有稽核的嗎?這種敏感的歌都不應該上節目吧?!】

【梅亦辰是什麼咖位?頂流!在他背後資本的運作下,你覺得節目組有拒絕的權利嗎?】

【這下真是被資本做局了!】

【算了吧,還資本做局。我只能說烏爾山這個導演的瓜本來就多,你們猜他為什麼姓烏?屁股本來就是歪的。像他拍《封神》的時候,說什麼“漢族形成於元朝之後”;還有在作品裡夾帶私貨,喜歡用日國的妝造來塑造華國的神話,比如《封神》和《畫皮》裡的妝造,都被人扒出來確實是日國人設計的妝造。

當時還狡辯說什麼給作品注入濃烈的東方氣息,但這個東方不能只是“華國”!

還有《封神》這部作品的畫風,明明是漢族故事,但畫風和設定都更接近遊牧民族。

而且很早以前他還出過一張專輯叫《黃禍》,這個我就不多說了,反正是一個貶義詞。】

【還有他《封神》的女主角那燃,雖然是俄羅斯的,但跟烏爾山一族也有淵源,那段時間那燃轉發了一篇文章,文章裡寫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是蒙古人,她替父從軍,打的就是漢人這些侵略者。】

【給你們舉這些例子,你們大概就能明白為什麼梅亦辰這首歌能上節目了!跟資本沒啥關係,純粹是導演三觀不正,或者說人家覺得他這首歌就是對的。還有網上關於他吃某某的瓜,你們自己去搜吧,再說下去感覺我號要沒了......】

在直播間觀眾對此次事件瘋狂討論時,梅亦辰終於平復了下心情,冷聲質問道:“你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只是想透過《赤伶》這首歌,來讓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沈歌微微搖頭。

“錯誤?”

“我錯在哪了?”

“呵呵——”

梅亦辰冷笑,“真是搞笑,你一上臺二話不說就給我扣一頂帽子,誰錯誰對?!”

“我為你感到可悲。”

沈歌平靜地對他說。

“可悲?你自己才可悲吧!”

選手席上的梅亦辰聽著對方的語氣,氣就不打一處來,始終平平淡淡地教訓自己,根本不動怒,讓他有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沈歌道:“我可悲你,蠢不自知,忘了本,忘了根。”

“我忘什麼本,忘什麼根了?!”

聞言梅亦辰立刻反問,“我自己辛苦創作出來的節目你說有問題就有問題了?《烽火進行曲》這首歌是為了緬懷先烈,紀念他們才寫出來的,怎麼就叫忘本忘根了,你扣的這個帽子我可戴不起。說到底,你不就是看我表演的比你好,心生嫉妒,才故意汙衊我的!”

沈歌看著他,緩緩開口說道:“在那個戰爭年代,有多少人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來捍衛自己的國家,如果不是他們,你哪裡有機會能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站在舞臺上享受著粉絲崇拜的目光?

紀念先輩,緬懷先烈,《烽火進行曲》這首歌就是你紀念緬懷的方式?

難道你小時候就沒學過《金色的魚鉤》和《豐碑》這兩篇課文,這裡面的內容是怎麼寫的你不知道?!

那麼艱苦的奮鬥環境被你唱成接任務闖關打怪,這對嗎?!

你這不是在模糊他們的功績,對我們現在生活的付出?!”

沈歌一連串的質問,說得場上眾人目瞪口呆。

說罷,他才又十分嚴肅地補充了一句,“所以我說你,蠢不自知。”

“忘了本,忘了根!”

梅亦辰此刻已經完全呆住了,他確實不知道對方剛才說的《金色的魚鉤》和《豐碑》這兩個東西寫的是什麼內容。

一時語塞。

而現場和直播間裡的觀眾,大部分都聽懂了沈歌話裡的意思。

《金色的魚鉤》和《豐碑》都是小學就學的課文,而且印象深刻。

《金色的魚鉤》里老班長用縫衣針彎成魚鉤給戰士們釣魚吃,自己卻吃剩下的魚骨,最終在草地上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而《豐碑》則是寫的在行軍途中,天寒地凍,軍需處長把棉衣讓給戰友,自己卻被凍死,成為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絕大多數人都記得這兩篇課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