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非遺的我,怎麼成了老藝術家

第6章 腥活尖活

旁邊賣編織品的大媽一臉豔羨地看著正在收拾攤位的沈歌,心中暗道,這算命的小夥子送上門的生意都不要,而且剛剛這兩個女生一看就是有錢人,如果把她們給哄開心了,這一下估計就能把自己賣一天編織品的錢給賺回來。

可這小夥子偏偏一天只看三相,還挺有原則,說不定有些真本事......

此時的沈歌自然猜不到旁邊大媽的胡思亂想,他將攤位上的東西簡單收拾一下,隨後把布一卷,系成一個包袱挎在背上,向下山的路走去。

教會秦子君她們如何做蟳埔簪花圍的盤發和簪花後,從“青青子君”工作室出來,他就帶著自己擺攤算命的傢伙什直接來到了梧桐山棲梧宮的門前擺攤。

畢竟哪怕他和秦子君合作賺了些錢,已經足夠他交房租的了。可這遠遠不夠,他還需要日常生活費和購買練習書法、國畫等非遺技藝的材料錢,簡直窮得揭不開鍋了......

收攤的原因也很簡單,馬上就要日落,梧桐山上的遊客基本上都在逐漸下山,人流量變小,再在這裡擺攤就是在浪費時間。

現在應該去山下的古鎮。

白天天熱,許多遊客不願出來。到了晚上,天氣涼爽些,古鎮正是熱鬧的時候。古色古香的城牆、青石板街,燈籠燭火交相輝映,夜晚的榕城會更具觀賞性。

尤其是榕江支流在古城蜿蜒而過,夜幕降臨,霓虹映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好似一塊錦緞,遊船劃過,水面又散作滿天星。遊客換上當地的民族頭飾服裝,在河邊拍照,正是出片的好時候。

嗯,

也是自己賺錢的好時候......

至於為什麼說一日只看三相,則是當年看方老頭算命的時候聽他說的。

沈歌曾好奇地問過原因,但當時方老頭只說了一句“只測有緣人,不算無緣債”。或許是跑江湖的手藝人大都信命,更別說本就是算命卜卦的金點一行了,天機洩露多了,對自身不好。

這個規矩,沈歌也是傳承了下來。

怎麼說方老頭也算他半個師父了。

......

不多時,沈歌就來到了山下的古鎮。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榕城古鎮已經開始熱鬧起來,從梧桐山上下來的遊客和酒店出來的遊客匯聚成人流,街邊的奶茶店、小吃店好不熱鬧,路邊也盡是賣裝飾品、賣文創的......

沈歌在人流量稍微少的一條古街將攤位佈置好,待了下來。

沒辦法,人流量大的地方都要攤位費,商家常年佔用。

哪怕這種不要錢的小角落,也是因為他和旁邊的店家關係不錯,才拜託對方幫忙看著的。

唉。

生活不易,帥哥賣藝。

不過雖然沈歌的攤位佔地不大,可與周圍賣小玩具和各種小吃的相比,他賣的東西顯然有些格格不入。玉觀音、玉佛、十字架,這種東西在梧桐山上好賣,因為旁邊就是道觀棲梧宮。

這些在這裡明顯行不通,不過現在只有這種東西,只能先將就著用了。

再說了,他還有算卦測字呢,雖然一天只看三相,但賣他的觀音、桃木劍,附贈兩句指點還是可以的嘛。

圓粘子他最在行了,能忽……哦不,能解惑一個是一個,畢竟大家都是有緣人。

而不是像一些“不說話知道你姓什麼”那樣的攤子,別人會想我為什麼要花錢知道我自己姓什麼,純純的智商稅,他這個可與這些不同。

江湖上有句話叫:腥加尖,賽神仙。

這是江湖黑話。

腥的,往簡單來說就是假的;尖的,就是真的,技術活。

無論是打把勢賣藝的掛子行,還是相命測字的金點行,都離不開這六個字。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能完全真,也不能盡是假,真假摻半,才是行走江湖的硬道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