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個網友在不在直播間,不過我倒是想到了可以互贈給你的一件非遺小禮物。你送我一把油紙傘,我送你一串華國結。”
沈歌將手中的油紙傘小心翼翼地放好,然後從旁邊拿出了幾串紅繩編織的結,“華國結寓意著團圓、美滿,結和吉是諧音,因此人們認為繩結是吉祥的象徵。有句詩叫,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這一串平安結,祝你平安吉祥。”
“這一個吉祥結,祝你吉利祥瑞。”
“這一串雙錢結,祝你好事成雙、財源廣進。”
沈歌挑選了三個華國結,送給了贈他油紙傘的網友。
這些繩結是他那天在榕城古鎮市集上買的,小東西不貴,無論是價格還是精緻程度自然比不上油紙傘,如果真的以價錢來衡量,網友肯定虧了。不過許多非遺也並不是以價格昂貴,亦或是製作工藝複雜而得名,關鍵還是要看個人對其的觀點,有時候意義更重要。
就像寄給他二胡的那個網友,實際上如果真要較真的話,二胡並不算是非遺,因為官方網站並沒有收錄,只能算是民族傳統樂器。可是這重要嗎?二胡本就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尤其這把二胡對他來說更是意義非凡,他還是願意把它寄過來,讓更多人去了解,這已經不是價錢能衡量的了。
內向的香菜:“好傢伙,這是什麼直播間?剛進來就收到一堆吉祥話,這我不刷個禮物再走是不是多少有點不合適......”
咖啡不加冰:“這是祝福直播間,一個小心心,主播送你一句吉祥話。”
梨花落晚風:“似乎又發現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
愛吃綠豆糕:“正經點,我們這是互換非遺直播間。給大家解釋一下,主播這是網上最近很火的以物換物,只不過換的是非遺。”
開箱完油紙傘後,沈歌又拿出一件快遞,盒子不是很大,不知道里面裝的什麼東西,當他拿刀子劃開,看到其中的東西后,忽然眉梢一挑,露出感興趣的神色,“這個東西估計你們大部分人都沒見過。”
梅油酥汁:“什麼東西?”
驚雷這通天修為:“主播你是不是在懷疑我的智商?”
看到我請立刻叫我去學習:“你的智商還用懷疑麼?”
看著好奇刷屏的彈幕,沈歌故意停頓了一會,才眨眨眼將裡面的東西拿出來,把它們一個個都小心翼翼地擺放在桌子上,似乎這東西非常的脆弱,不能用力觸碰。
在人間湊數:“這是什麼東西?還真沒見過。”
元氣少婦李逵:“這玩意兒怎麼看著像放久了長毛了......”
火雞味鍋巴:“好了主播,你可以懷疑我的智商了。”
當沈歌拿出來後,原本還篤定自己肯定認識的眾網友紛紛表示沒見過。
“我離近一點給你們看。”
沈歌特意把手機拿了過來,把攝像頭貼近桌面,讓直播間的觀眾看得更清楚些。
驚雷這通天修為:“這是......蟑螂?!”
梅油酥汁:“不是,蟑螂什麼時候成非遺了,那我是不是不能打了?!”
愛吃綠豆糕:“兩個大聰明,你們看清楚點這到底是什麼東西!”
看到我請立刻叫我去學習:“這個小東西看起來像猴子。”
做披薩的奇葩:“就是猴子,你們看最後一個猴子的表情,那不就是孫悟空的臉譜嘛。”
看到經常活躍在直播間裡的那兩個活寶,沈歌也是有些無語,他沒想到這兩個大聰明還真的能把這物品給看成蟑螂,免得他們繼續說下去再把網友給帶偏了,他趕緊說道:“我們這是互換非遺直播間,不是互換異蟲直播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燕京的非遺,燕京毛猴。”
愛吃綠豆糕:“燕京毛猴?”
梅油酥汁:“我去,原來是猴子變的。”
驚雷這通天修為:“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從蟑螂變成這個什麼毛猴,很正常吧。”
沈歌又往盒子裡看了看,寄來的網友並沒有寫信給他,不過好在他當年在燕京生活過,這個老爺子給他買來自己製作當玩具的小東西,現在仍是記憶猶新。
“燕京毛猴,是用中藥材製成的非遺手工藝品,蟬蛻用來做頭和四肢,辛夷做它的身子,白芨用來粘合在一起,木通做道具。別看它們用料簡單,可做起來還是需要手巧和耐心的,畢竟蟬蛻大家都知道,非常的脆,一碰就碎。而要把它組合在一起,又做出各種造型,其中的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沈歌看著擺在桌子上的這幾樣毛猴,它們做著各種動作,形態各異,憨態可掬。
看到我請立刻叫我去學習:“這個小東西做出來還是挺好看的,惟妙惟俏,這個孫悟空,還真像那麼回事。說實話能把猴子看成蟑螂的人,也是挺牛X的。”
驚雷這通天修為:“你陰陽怪氣誰呢?!”
菜狗裹裹:“還有這個拉黃包車的猴子,看到它我就想到了祥子,唉......這東西叫燕京毛猴是吧,改天我也買一個放辦公桌上,希望老闆能給我這個牛馬漲點工資。”
一口奶黃包:“還有這一老一少猴,也好可愛。”
白菜菜菜菜子:“買個送給我爺爺,估計他老人家會喜歡。”
小巧可愛的東西總是惹人喜歡,看著彈幕裡網友說的話,沈歌想到當年在恭王府戲班裡,玩樂的東西實在是少,老爺子去藥鋪給他抓藥的時候,順便問老闆要了幾個做毛猴的藥材,以前這叫“猴料”,一邊教他做,一邊講了關於“毛猴”的由來。
沈歌腦海中又浮現出了當年的場景,記憶畫面與現在似乎重合,他開口說道:“關於這個毛猴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
相傳在清朝同治年間,京城宣武門外騾馬市大街的一個藥鋪掌櫃十分的尖酸刻薄,經常打罵店裡的夥計,大家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藥鋪裡一個小夥計又捱了罵,晚上在撥弄藥材的時候,偶然發現蟬蛻那尖尖的長著鬍鬚的頭和細小的四肢像極了尖嘴猴腮的賬房先生。
於是他就挑選了辛夷來當軀幹,然後用蟬蛻的頭做腦袋,前腿做下肢,後腿做上肢,最後用白芨一粘,一個尖嘴猴腮、活靈活現的賬房先生就出現了。又因為辛夷的表面上有一層密密的灰褐色絨毛,和猴子的身軀極為相似,人們就把這個叫做‘毛猴’。
後來這個小夥計做的毛猴無意間被掌櫃看到,精明的掌櫃就發現了商機。他把這四種藥材讓夥計單獨挑選出來,取名叫‘猴料’,就是製作毛猴的材料,讓大人們買回去做給孩子玩兒。沒想到,這麼個小玩意兒就火了,一直傳承到現在,成了一項非遺手工藝品。”
愛吃綠豆糕:“那小夥計真可憐,明明是他發明的。”
梅油酥汁:“都說了故事傳說而已,你還當真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