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非遺的我,怎麼成了老藝術家

第91章 春雷驚蟄

第二天一大早,沈歌便來到了公園吊嗓子,雖然已經有好多年沒登臺演出了,但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再累再忙都沒有荒廢。他起得早,此時此刻公園裡沒什麼人,連勇往直前的爺爺男團眾位成員都還沒到。

榕城藝術學院的音樂比賽即將到來,他雖然和大爺們在拉的威信群裡有交流,不過具體的內容還是要當面商議。

早上六點半時分,勇往直前的爺爺男團齊聚公園涼亭,團隊成員有手風琴王志軍、口琴李建華、二胡秦江河、薩克斯丁孝先,以及編外成員,“年輕爺爺”二胡沈歌!

“咱們這個團隊成員,現在也是到齊了。”

李大爺有些興奮地說。

王大爺的語氣有些感慨,“沒想到那天沈歌的隨口一說,我們這個‘勇往直前’樂隊還真就成了,說來還真有些不好意思,一把年紀了,竟然還搞了個這個。不過家裡的兒子、女兒聽說了後,不但沒笑話老頭子我,反而特別支援,還說到時候要去現場給我捧場。”

秦大爺笑道:“我家老太太也是這樣,說我一把年紀了還整這一出,真把自己當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了......不過說歸說,轉頭她就去家裡的群裡面,發動親戚朋友、叔侄兒女準備給我投票了。跟她說人家比賽不是投票的,她也不聽。”

好傢伙。

大清早的沈歌就被餵了一嘴的狗糧。

都說少來夫妻老來伴,要說起純愛,天天愛得死去活來的年輕情侶只能說是小打小鬧,最好磕的還得是老一輩的愛情。

丁大爺開口說道:“不過作為老將,估計在參加比賽的選手裡面,我們是年紀最大的一組了吧。雖然年齡大,可不能被別人說倚老賣老上場欺負小年輕。還是得拿出真正的實力來,當年黃忠是怎麼說的,‘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不老”’!”

聞言沈歌微微一笑,別說,幾位大爺雖然年紀有些大,但精神十足,身體情況也不錯,整個人的精神狀態看起來比經常熬夜的年輕人還要煥發。

似乎也的確如此,每天早起的他,都能看到精神抖擻的老年人,擠公交、逛公園、健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萎靡不振、無精打采的年輕人......其中的某些原因,倒是值得細思了。

此時,連向來沒有李大爺話那麼多的丁大爺都有了昂揚的鬥志,自比三國老將黃忠,吾雖年邁,箭矢猶鋒,這讓沈歌想起了,他小時候登臺演出時,唱過的一段戲詞:

在黃羅寶帳領將令,氣壞了老將黃漢升。

某昔年大戰長沙郡,偶遇著亭侯二將軍。

某中了他人的拖......刀計,俺的百步穿楊箭射他盔纓。

棄暗投明來歸順,食王的爵祿當報王的恩......

不愧是勇往直前的爺爺男團。

想到之前秦子君說期待他們這個團隊的出場,沈歌心底淡淡一笑,到時候估計可以給她一個大大的驚喜。

李大爺擺擺手,“咱們哥幾個這麼些年了,配合那是相當的默契,還不至於讓別人看笑話。更何況還有沈歌在,拿不拿得了獎另說,起碼不會上來就直接被淘汰吧。”

“要是連海選都不過去,那我以後真沒臉再來公園玩兒了。”

幾位大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

在提議組建勇往直前的爺爺樂隊後,他們這兩天一直在認真訓練,最終敲定在比賽時,第一首曲子演奏《北國之春》。

《北國之春》這首曲子有許多不同版本,對口琴、手風琴、薩克斯都比較友好些,可對使用二胡的秦大爺,相對來說就不是特別方便了,畢竟是民樂。

不過正如李大爺所說,他們幾個老夥計聚在一起玩樂器有幾年時間了,默契度非常高,這點困難程度完全可以忽略。再加上還有沈歌這個天賦異稟的年輕小夥子加入,大爺們就更不擔心了。

甚至,沈歌都沒有和他們一起排練過一次。

【登堂入室】的二胡技藝,加上剛剛提升到的【融會貫通】古琴技藝,讓他對樂理更加的明悟透徹,這種簡單的合奏形式只需聽上一遍,他就能瞭然於胸,在表演時與之完美配合。

“初賽的第一階段相當於海選,難度沒那麼高,只是篩選掉一些湊熱鬧什麼都不懂的人,這一關十分簡單,”沈歌對面前的幾位大爺說道,“除了學生可以在校內參賽之外,外界參賽人員還可以在市文化宮、體育活動中心這些地方參加初賽,我們明天就去市體育館這個地方參賽吧。”

李大爺點點頭,“行。”

“明天我們一塊去。”

李大爺對沈歌叮囑道:“小夥子你可千萬別遲到了,來晚了小心我們不帶你就直接拿冠軍了。”

這句話頓時遭到了旁邊幾位大爺的白眼,“老李,你還真能往你臉上貼金,人家想拿冠軍還用得著你帶?再說了,誰遲到他都不可能遲到,人小夥子每天起那麼早,比起擔心他,我更擔心的是你......”

李大爺瞪大眼睛,“我你還不相信?”

眾大爺:“不相信。”

看著他們鬥嘴,沈歌淡淡一笑,這次比賽的人員,估計像大爺們這種實力的選手不在少數,有一定的樂器功底,只是沒有經過系統性的訓練。

僅從這次官方設定的參賽地點就能看出來,這次五年一度的音樂比賽參賽人數有多少了。如果是藝術學院的學生,可以直接在校內的活動中心參賽;校外人員則是可以在市內其他地點參賽。

透過一輪輪的淘汰,層層篩選,人數縮減到一定的程度,那才是競爭最激烈的時候,估計到時候無論是學生組還是外界組,各路人才都會湧現出來了。

隨後沈歌又叮囑了一遍幾位大爺,到時候一定要帶好自己的樂器和身份證,否則參加不了比賽,這幅場景像是一個年輕人,在送幾位老父親去高考一樣,反覆地告誡他們千萬別忘帶准考證......

離開公園後,他直奔學校。

上午還有課。

上完課後,沈歌接到了許鶴青教授的電話,正好他要去音樂學院找許棠音練琴,既然這位大佬找他,他便直接來到了許鶴青的辦公室。

和上次來時沒什麼區別,眼前的許教授依舊是低頭一絲不苟地認真寫著什麼,聽到沈歌走近,她開口說道:“我聽棠音說,你這兩天一直在跟她學習古琴。”

“是的。”

沈歌點點頭,“我對古琴也有些興趣。”

“那你覺得怎麼樣?”

許鶴青問道。

“兩種樂器相較之下,二胡的表現力更強,古琴則更注重意境。練古琴入門曲秋風詞時,才理解‘春宜繪墨,秋宜操琴’是什麼意思。當然,二者雖然都是民族樂器,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並不能完全一對一的比較。”

沈歌如實回答。

許鶴青微微點頭,不置可否。

她轉而又道:“棠音說,你初賽打算先自己來?”

“是這樣的,公園裡那幾個大爺,您應該也認識......”

沈歌簡單地解釋了一遍。

許鶴青瞭然。

對於沈歌的安排她沒什麼干預的要求,之所以讓他和自己的學生一起參賽,也是為了讓許棠音的琴藝更進一步,讓他參賽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對抗西洋樂的打壓,至於其中的過程怎麼樣,她不怎麼在意。主要的是,許棠音和沈歌兩人的出現,能不能挫挫西洋樂那些人的傲慢,和引起上面的重視。

這才是許鶴青的想法和計劃。

“既然你對古琴感興趣的話,那我就送你一把古琴。一方面是感謝你能參加這次比賽,二是棠音這兩天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其中離不開你的幫助,所以,就當作是對你的感謝了。”

許鶴青平靜地說道。

“不過,可能這把古琴的整體不會特別好,見諒。”

此時的沈歌心底已經開始笑了,許鶴青教授要送他一把古琴,真是應了那句話,瞌睡了有人送枕頭,他正打算找一把古琴來練手呢,畢竟一直用許棠音的也不是很方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