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那端沉默了片刻,感嘆道:“沒想到你去了這個瓦窯大隊。”
原來趙瑞剛的這些功績不僅僅轟動鞍陽縣和中州市,連京城的工業部也都傳遍了。
而且,父親竟然也是知道鄭懷城的,話裡話外透漏出來的意思,顯然是十分清楚鄭懷城現在所做的事。
聽到女兒在鄭懷城和趙瑞剛身邊,電話那頭也就放下心來,當即表示贊同。
還叮囑她要多向鄭懷城和趙瑞剛兩位同志學習。
他們身上的本領足夠她學小半輩子了。
穆心蘭心裡頓時高興起來。
自從來到瓦窯大隊,她一直沒敢向父親彙報行程,就怕父親生氣。
若不是為了幫瓦窯大隊的學堂開辦起來,她還在猶豫什麼時候跟父親通這個電話。
讓她更意外的是,這通電話聊下來,父親不僅答應她留在瓦窯大隊,還承諾會請好友幫忙,為瓦窯大隊調配一批辦學物資,包括書本、紙筆、橡皮、粉筆、粉筆擦、書包之類,足夠學堂用好一陣子了。
就在趙瑞剛和劉彩雲離開的這幾天,這批物資真的送到了瓦窯大隊。
此刻,它們正安安靜靜地在學堂裡擺放著。
透著油墨香的課本,整齊的紙筆,雪白的粉筆,讓簡陋的學堂瞬間有了生氣。
劉彩雲手裡撫摸著課本,腦海裡瞬間想起那個年輕姑娘倔強的臉龐——
從京城到縣裡再到鄉下,從幹部家的小姐到縣裡研究員再到現在農村的知青,她把所有的不適應和委屈都藏在了嘴角的笑裡。
就像此刻知青點窗臺上擺著的野菊花,根紮在貧瘠的土裡,卻憋著勁要開出鮮豔的花來。
“排課表吧。”劉彩雲翻開教案,“讓孩子們早點學上新課本,才不辜負心蘭這番心意。”
這邊,劉彩雲和蘇晚晴在做著開學前的準備。
另一邊,趙瑞剛直奔大隊部,用帆布包裝上兩塊油紙包裹的耐火磚,徑直去了後面的資料室。
剛推開虛掩的木門,就見鄭懷城正趴在堆滿圖紙的木桌上,手裡捏著支鉛筆,對著張耐火磚結構圖出神。
“師父。”趙瑞剛輕喚一聲。
鄭懷城猛地抬起頭,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起身時帶倒了腳邊的木凳也沒顧上扶。
他幾步走到趙瑞剛面前,先是上下左右看了一圈兒自家徒弟,看他並沒有受傷,才鬆了口氣,伸手在帆布包上輕輕敲了敲,聲音裡難掩激動:
“平安回來了?磚找到了?”
趙瑞剛解開帆布包,露出裡面灰綠相間的鎂鉻磚和帶著雪白斑紋的高鋁磚。
鄭懷城拿起一塊,對著從窗欞照進來的陽光仔細看,指腹在磚面摩挲著,半晌才道:
“那天聽見大隊部跟開了鍋似的,就知道你小子準是得手了。”
他放下磚,眼裡帶著笑意,“看你沒來找我,就知道這趟折騰得不輕,特意給你留了兩天時間歇著,養足精神才好幹活。”
趙瑞剛心裡一暖,師父總是這樣,看似不言語,卻把什麼都想到了。
兩人圍著磚蹲下身來,鄭懷城拿起塊灰綠色的耐火磚在手裡掂了掂:
“這鎂鉻磚的成分得測準了,尤其是氧化鎂和氧化鉻的比例,差一點都不行,得找個專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