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25章 出航(下)

南洋航線東西方商貿的交匯點,而那些蘇丹貴族對於無本生意十分熱衷。

馬來亞的各穆斯林王公、爪哇以東的武吉斯族領主、販賣奴隸為生的蘇祿人、以及以恐怖手段出名的婆羅洲獵頭族,都積極參與到南洋的海盜活動中。

原時空1822年在巴達維亞附近沉沒的“泰興號”就是因為要躲避摩洛海盜從而觸礁的。

1840年英國遠征軍依靠艦船利炮轟開清國大門耀武揚威的時候,蘇門答臘廖內港某處,一個英國商人蹲在竹製的牢籠中,滿懷驚恐的寫下這樣的文字:“一共有四十五人被他們抓了,有的人被割掉了胳膊,有的人斷了腿,而我則被割掉了舌頭”。

連大英帝國的面子都不給,由此可見這些摩洛海盜的殘忍嗜殺。

此次出行的三艘艦隊的火力充足,倒也不怕海盜突襲。

林百祥給弗朗西斯交代之後,就回艙房休息了。

等到弗朗西斯來叫他的時候,天色黯淡夕陽西下。

“林先生,荷蘭人的船!”

林百祥聞言大驚,“他們要攻擊我們?”

弗朗西斯搖了搖頭,“我們即將交匯,我請您去看看。”

林百祥鬆了口氣,跟著弗朗西斯來到了船舷邊。

他來到船舷時突然發覺船上的水手大多登上了桅杆,還有許多人站在船舷邊。

“這是做什麼?”

弗朗西斯笑著回答:“這是‘站杆禮’,以前海盜猖獗時,海盜之間為了保證己方毫無敵意,就會命令己方的水手集中到甲板和桅杆上,後來演變成了帆船交匯航行的禮節,藉此向對面的船隻表達善意。”

弗朗西斯的解說讓林百祥想起後世海軍禮節“站坡禮”,原來是出自這裡。

林百祥站在甲板上觀看荷蘭人的艦船,他們計程車兵和水手也都集中到了桅杆和甲板上。

和平交匯對於林家艦隊來說是件好事,眼看著夕陽下山,出航的第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

隨著船帆和船錨落下,三艘木船停泊在了海面上。

周天星辰閃爍,甲板上亂糟糟的,雖然有火把照亮,但是面對四周的黑暗,移民們心內滿是恐懼,不過有伴侶在身旁陪伴讓他們好過了許多。

移民在登船的時候做了安排,保證每艘船上的男女移民都是成對的,另外船上都安排了隨船醫生、武裝人員以及教學人員。

旅途上教學人員會擇機進行教學工作,不讓移民感到無聊,同時也可以加深移民的記憶。

因為今天是出海第一天,到了晚上休息時,男女移民紛紛成對出現在甲板上。

他們手中都端著木餐盤,一邊用餐一邊用標準語交談。

有效溝通讓移民們的心情舒暢,再加上夜晚的晚風吹拂十分舒爽,比白天在艙房內待著舒服多了。

“這塊沙巴果你吃了吧。”

黃蓮用標準語小聲說著,黃德三聞言臉上盪漾起幸福的褶皺,“嗯,好。”

上船之前,公司下達了命令,所有移民的老婆都跟夫家姓,名字也是丈夫取。

取好名登記後給土女發予竹片身份牌,黃德三的老婆因此得名黃蓮。

一個多月的相處,這土女也認命了,同黃德三在一起也懂得表達情意了,只是不常有,是以讓黃德三倍感幸福。

等到吃完了飯,又放鬆了半個時辰,移民才被喚回了隔離艙室。

接下來幾天,艦隊都很平靜。

直到艦隊穿過卡里馬塔海峽進入巴達維亞海域,提防許久的摩洛海盜出現在了艦隊的視野之中。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