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木窯需要燜燒2天,時間到了就可以扒開木窯取木炭了。
因為殖民地缺乏車輛,所以他們小組在附近搭建了一座木炭庫房。
等到木炭燒製到一定量之後,他們鐵作工坊就會開火打鐵,目前急需的鐵質工具是農具和鐵鍬。
農業組和伐木組聯合行動,先伐農業組選定的區域。
剩下的樹根統統都會被挖出,連同伐木剩下的殘枝敗葉,都會被農業組作為木肥燒掉。
一旦打鐵坊開火,他張山也能拿高工分了,據錢師傅講,他們鐵作的工人比別的工種更加辛苦,拿得工分自然要高一些。
林總長明確講過,從事危險工作的伐木、武衛、鐵匠、挖煤等工種,起始工分要定的高一些,畢竟他們做的工作比較辛苦和危險。
鐵作工人、伐木小組長和武衛的起始工分都是1.5分,也就是他們幹一天就比別人多拿半天的工分。
這個結果讓張山得意了許久,黃伯雖然是小組長也不如他拿得高。
……
“嗨,嗨~”
小河邊十多個漢子光著膀子拿著鐵鍬,喊著號子般的往上甩黏土,這些黏土是用來製作磚坯的。
這邊雨水豐沛,河流密佈,取用黏土十分方便。
因為缺乏車子,他們就想辦法弄出了木盒滑板的辦法。
先選取一個緩坡直通河塘,然後在上面鋪滿了黏土不時潑水充當潤滑。
木工組製作出的木盒充當托盤,挖泥工挖出的黏土甩到木盒之中,然後再讓岸上的人驅動牛馬拉木輪從而把木盒來上去。
這樣能夠快捷便利的取用黏土,而製坯坊那邊的人也能快速的製作磚坯。
製作出磚坯後,陰乾的工作就很重要了。
幸好這時候已經到了雨季的末尾,但是陰乾棚子還是要搭,不然一場急雨就能讓他們的工作白費。
王廣揹著手在製坯坊巡視,忽有組員過來稟告,“林總長來了,您過去迎接吧。”
王廣嗯了一聲,快步去迎林總長。
林百祥帶著趙一來到制磚廠這邊,就看到王廣笑盈盈的過來了。
簡單寒暄之後,王廣引著林百祥先去了製坯坊。
這邊的工人手拿長木方盒裝滿黏土後,用細鐵絲在盒面一劃,整個磚坯就成型了。
走到陰乾場,把盒中的磚坯扣在地上,兩個磚坯就成了,放在地上等陰乾就行了。
林百祥點點頭,誇了兩句後,又讓王廣引著去看燒磚。
“咱們剛到此地,並沒有足夠的磚搭建磚窯,更缺乏耐火磚,所以我們搭建的是古法小窯。”
林百祥對軍工方面比較精通,但是燒磚還是小白,是以他跟著王廣去看古法燒磚的小窯。
燒磚坊並不遠,他們沒走幾步路就到了。
眼前是一座座上圓下方的磚窯,燒製過程中同樣是煙霧繚繞。
“整座磚窯都是用陰乾的磚坯壘成的,燒製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火燒製3天,然後滅火自然冷卻2天,出窯的磚頭和老窯燒製的磚毫無二致。”
聽到老窯工如此說,林百祥滿意點頭。
“嗯,我們剛剛起步,多費些事都可以理解,日後還需要建造大磚窯。”
“是,是,總長說的是,咱們也是沒辦法,建磚窯必須得要耐火磚,這些還需要燒製,等燒製成功後我們一定會盡快上馬磚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