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3章 細節問題

金礦關乎長遠,婆羅洲華人數十年的紛爭史就是一部金礦爭奪史。

一座金礦足可以保證幾代人的富貴,林家福自然不能免俗。

“那邊的金礦品質咋樣,是否好開採?”

看到父親如此關切,林百祥呵呵一笑,“金礦之事暫時還不能肯定,畢竟咱們還沒有去那邊墾殖。

只有到了地方才能遣人探查,一旦確定那邊有金礦,我們首要要做的就是保密。”

林家福當即贊同點頭,“祥兒說的是,為父也是如此想的,開拓殖民點後再安排忠心可靠的人去那邊探查金礦,一旦確定了金礦位置,派人秘密挖掘。”

林家福的想法太過小家子氣,林百祥是不贊同的。

“父親想的差了,我家費勁巴拉去那邊墾殖要的是什麼?

是那地方的地權和管控權啊,我們是地主,不管誰去了那邊都得服我家的管。

我家建立起秩序,就可以下令:不管是誰到那邊挖到了金子,都只能賣給咱們,誰不服就斃了他!

那些人挖出了金子要幹什麼?所想的不過是土地財貨。

我家是地主有土地的處置權,他們把金子賣給我們,我們給他們土地。

他們有了土地就得置業生息,這些人自然而然就成了我家子民。

有了地權和子民,國家也就慢慢建立起來了。

屆時我家不管是要稱王還是稱帝還不是一念之間?

說不得父親還要做個開國之君,那時我家該是何等的風光?”

聽完這裡,林家福心潮澎湃,又忍不住一陣汗顏,自己在大局觀上同二兒子相比差的真是太遠了。

“嗯,還是祥兒想的深遠,為父歎服。

眼下須得先把三條溝公司的事辦好,等為父擔任了公司龍頭,屆時就可以以公司名義多購買幾艘帆船,以便從清國搬運人口。

只是這購買帆船的錢,我們短缺太多,須得再想想辦法啊。”

如今是風帆時代,遠洋帆船大都是歐美出產,亞洲地區清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和菲律賓馬尼拉大帆船可供購買。

清國造的帆船價格高昂,且不耐遠航。

馬尼拉帆船久經考驗,常年航行在大洋上,日後從清國沿海運送移民須得走南太平洋直航航線,免得被英國人過早發覺。

是以,林百祥傾向於採購馬尼拉帆船作為運送移民的主力帆船。

只是這種遠洋帆船的價格並不便宜,一艘300噸的帆船也要近兩千英鎊,若是上千噸的帆船,價格就要翻幾倍。

這還只是帆船的造價,火炮還要另算。

(帆船時代的造價我查了好多,大多是風帆戰列艦的價格。

商船的話粗略計算,荷蘭造的大概是4英鎊一噸,英國造的貴一些,7英鎊每噸。

這裡取中間值,每噸按照5.5英鎊計算。

若是有書友知道確切價格,請評論指出,我會及時修改。)

……

林家雖然有大量土地,但起勢時間太短積累不夠。

“錢的問題父親不用擔心,只要咱們把胡龍頭的事辦好,繳獲的錢財必然不會少,說不定還會有盈餘。”

聽到兒子這樣說,林家福鬆了口氣,“還是祥兒你思慮周全,明日我們父子一起去見胡龍頭,有你在我安心些。”

林百祥痛快點頭,“是,父親。”

到了晚上,在外值守的林家長子林百吉回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