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發蘇丹國在西婆羅洲的角上,同沙撈越地區相鄰,同時也同華人公司的三條溝公司接壤。
(這圖只是大致勢力圖,不保證精準。顏色一致即是同一陣營,其中霖田公司在1850年才加入和順總公司)
三發蘇丹同三條溝公司的關係,在公司成立初期也曾十分友好,還曾聯合起來抗衡打撈鹿地區的華人勢力。
但是三發蘇丹見到荷蘭人勢大,直接轉向投入白人懷抱。
這就導致了雙方關係急轉直下,雙方在金礦、田地以及鴉片貿易等方面存在競爭關係。
到了胡亞路這代龍頭,雙方已發生過許多次血戰,血仇越結越深也就不存在和解的可能了。
林家福雖然是此次進軍的名義主帥,但不擔任實際作戰指揮。
此次進軍的部隊足有1000人,邦戛方派出了200人,分為戰兵和民兵,這些人全都交由大兒子林百吉統帶。
林百祥因為要跟著去佈置炸藥,也跟在了隊伍之中。
三條溝公司這邊調集了四分之三的戰兵,頭領叫做謝明,是一個四十歲的漢子,他身材消瘦但是胳膊上的肌肉十分鮮明。
這位謝頭領是胡龍頭的親信,對於林氏父子十分尊重,事事協商並不蠻橫。
林家父子對他的印象大好,路上雙方相處的也十分和睦。
邦戛距離三條溝公司的駐地西宜宜只有一天路程,西宜宜城距離三發王城有兩天的路程。
只是三發蘇丹國開發程度很低,是以從西宜宜城到三發蘇丹王城之間存在大量的原始森林,還有眾多河流。
交通上並不便利,但是也變相幫助了三條溝公司的偷襲作戰。
他們都是趕在夜間行軍,路上遇到的土人盡數滅殺,防止走漏訊息。
2月6日的黎明時分,偷襲部隊趕到了三發王城東面的密林。
這處密林距離三發王城城牆還有三里路,即將天亮部隊不能再繼續行進了。
部隊安營紮寨,幾位帶兵頭領坐下來商量攻城事宜。
謝明拿出一張手寫的平面圖放在林家父子跟前,開始介紹三發王城情況。
“這是三發王城的地圖,王城沿著三發河而建,東西南三面近似半圓形,三面都是石築城牆寬厚非常,牆高近一丈(3米),北面的三發河中有好幾個碼頭。
整個王城並不大,長六里寬兩裡,城內有一條十字主幹街道。
城內有5000多人,其中三成是土人貴族和富商,另外還有荷蘭人的使館。
王宮建在東邊的高地上,王宮大門正對著十字街的街頭,另外王城西、南兩面都有城門,進出都要嚴查,城內晚上還會宵禁。
東面則是因為王宮的緣故沒有開門,但是王宮有專屬的道路直通三發河的碼頭。
我們現在的宿營地正對著這座王城的東面,這裡有密林遮蔽不易被人發覺。”
林百吉早已代入攻城指揮官的角色,直接發問:“這城裡有多少戰兵?”
“將近1000人,他們的武器大都是刀劍,只有王宮護衛180人全都裝備了火槍。”
說到這裡,謝明又想起什麼繼續補充道:“三面城牆上都有火炮,大概有三十二門,他們的火炮很厲害,都是從荷蘭人那邊買來的。”
聽到這裡林百祥嘆了口氣,怪不得羅芳伯他們圍困土酋很難建功。
這些土酋都很狡猾,不但有水路可以連通外部,而且還有厲害的火炮防守。
華人本就缺少火槍槍藥,更不可能拿出寶貴的黑火藥去炸城牆了。
如今有他從英國人那邊購買的苦味酸做炸藥,管保給三發土酋放一個大大的煙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