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開始就有華商來帝汶島做檀香木生意,後來清國海禁,印度檀香木貿易的興起以及荷蘭人的攪局,導致檀香木貿易逐漸停歇。
而葡萄牙人從17世紀開始,不斷派遣華人工匠到這邊來做工。
同時澳門那邊的罪犯也會被髮配至此,基本上來了就回不去了。
到了19世紀,華工來帝汶島務工的數量越來越多。
特別是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各國從清國招收了大量華工去世界各地務工。
相比其他地方悲慘的“賣豬仔”經歷,來帝汶島務工的華工遭遇更好一些。
20世紀初,僅帝力一地的華僑即達3000人,從事著從農業種植、商業貿易到工匠、工業在內的幾乎所有行業。
當時整個葡屬東帝汶的人口大約十萬人,由此可見帝汶島上華人的比例之高。
……
“那價格怎麼樣?”
“價格嘛,每人15枚銀幣。
銀幣可以是我國的,也可以是西班牙或荷蘭的,清國的銀子也可以。”
嘉慶年間外國鑄造的銀元在廣東的兌換比例是逐漸走高的,從最初的一元銀幣兌換740~750文銅錢,逐漸漲到850文銅錢。
林百祥給“泰興號”梅世泰等洋船船主,每運來一個華人移民是一兩銀子,葡萄牙總督卻是獅子大開口。
是以林百祥直接搖頭,“總督先生,您的出價太高了,我們也做海貿對成本很清楚,海船運送一個載客的成本大致在3~5銀元。”
肥胖總督哈哈一笑,“既然你們可以自己運送,為什麼要到我這裡來談判呢?”
被問到這樣尖銳的問題,林百祥略作沉吟才開口:“我們公司同荷蘭人有矛盾,您應該知道。”
肥胖總督點頭,“是的,我們也很討厭荷蘭人。”
聽到葡萄牙人如此說,林百祥也露出笑容。
“這就是我來同您談判的理由,既然我們雙方都討厭荷蘭人,那他們就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坦白的說,我之所以到這裡來,更主要的是想同貴方建立一個攻守同盟,我們一起對付荷蘭人。”
肥胖總督聽完林百祥的話,直接搖頭,“我不會答應你的要求,沒有本土的命令我不可能幫你們同荷蘭人發動戰爭。”
這總督想的還挺多,林百祥跟著搖頭,“我不是蠱惑您同荷蘭人開戰,我現在只是想從您這邊購買華工積蓄力量。
等我們的力量足夠強大了,才會同荷蘭人開戰,在這之前我們只是普通的商業貿易。”
聽到這裡肥胖總督鬆了口氣,“這樣啊,我知道了,那麼你覺得我出價多少銀幣呢?”
林百祥想了想,“10枚銀幣,但是我們不會給您現銀,我可以提供朗姆酒和白糖作為抵償的貨物,您覺得如何?”
聽到白糖和朗姆酒,葡萄牙總督當即興奮起來了。
白糖可是歐陸的暢銷貨,至於朗姆酒在歐陸中除了法國人幾乎沒有多少人喜歡。
但是帝汶島卻是缺酒的,因為這邊更加依賴澳門的來貨貿易。
“可以,我們可以達成合作,你們需要多少華工?”
林百祥呵呵一笑,“多多益善!”
雙方又商量了一些細節,最終簽訂了一份《邦戛港與帝力港商貿往來合同》。
合同在規定,帝力葡萄牙政府每年提供不低於1000名華工,而邦戛則是提供對應的白糖和朗姆酒。
若是邦戛提供的白糖和朗姆酒貨款多於華工款項,帝力港葡萄牙政府可以以平價吃下多出的貨物,雙方交易地點是帝力港。
這張合約中葡萄牙人想的是三條溝公司送貨上門,平價吃下大批白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