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50章 豐收禮

您一直比較推崇油棕樹,既然這東西能榨油,我們應該大量種植。

我們還應該種植柚木樹,這是造船的優良木材,總長未來想要在大海稱雄,必須得有自己的柚木樹林。”

聽完了陳春生的話,林百祥心中泛起驚豔之感。

真是沒想到,農民出身的陳春生居然能有這樣好的大局觀。

但是未來不是帆船稱霸海洋,而是鋼鐵洪流在海、陸、空三棲的爭鋒。

“嗯,種樹的想法是不錯的,這個我支援,後續我會安排人運送樹種過來。”

柚木樹是熱帶樹種在東南亞和印度等地都有分佈,很好引進。

油棕在食品工業和工業應用方面都有重要用途,也該大量種植。

另外北陽殖民地這邊還需要大量種植橡膠樹,這是關係深遠的樹種。

只是林家力量有限,沒有遠洋船去南美和剛果叢林去引種。

等以後找機會去新加坡發一個懸賞,說不定能很快達成目的。

除了以上的幾種作物和樹種,北陽殖民地這邊還需要引進黃麻。

這東西是製作繩索的重要原料,而且在工業上還有重要用途,須得大量引進種植,另外造紙上也能用到黃麻。

至於甘蔗,也是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

“嗯,我再給你補充幾種,黃麻、橡膠、以及熱帶果樹都可以引進。

我們的地盤很大,多種植一些樹種,既能獲得不錯的收益,又能給我們麾下的民眾多開闢一個財源,方便他們日後的營生。”

聽了林百祥的話,陳春生當即點頭,“是,總長您說的對,我們會好好規劃的。

只是橡膠是什麼,我怎麼從沒有聽過?”

林百祥笑了笑,“這是一種神奇的樹,它能產生樹膠,這種膠可以用來製作物品。

原產地在葡萄牙人佔據的巴西那邊,以及非洲中部的密林裡,我想弄過來種植一下。”

……

日頭偏西,移民們忙碌了一天,收割好的稻子堆在田頭的空地上。

不得不說,旱季還是很不錯的。

天氣晴朗不下雨,也就不需要遮蓋稻子,等曬乾了就可以脫粒收入倉中了。

另外玉米和大豆也依次被收割堆到了空地上,林百祥和眾人一起揉出稻穀,扒出玉米又剝開豆莢。

黃燦燦的玉米、稻穀和豆粒,都飽滿凝實,望之令人欣喜。

陳春生把豆粒塞入口中,嚼了一會滿口生香。

“真好,真好!”

因為莊稼豐收,大家晚飯也覺得香了幾分。

……

8月8日,新收的莊稼經過脫粒,收儲,全都入庫成功。

陳春生經過稱量,前來報信稻穀的畝產量248斤,大豆146斤,玉米180斤。

(以上資料來自清末南方廣西的稻子畝產,2.22石摺合266.4斤,另清末北方大豆平均畝產量153斤,玉米平均畝產185斤,甘薯畝產數千斤。

北陽這邊是新墾地,基本沒什麼肥料,所以比清國略低。)

如今北陽殖民地內收穫稻穀124000斤,大豆58400斤,玉米189000斤,紅薯40000斤。

有了這些糧食,北陽殖民地基本上不用擔心缺糧了,他可以放心的去西澳開拓新的殖民地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