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林百吉揉了揉痠痛的胳膊,竟然睡著了。
他起身伸了個懶腰,走出了書房。
門外的警衛看到他對他行了個軍禮,他也回了個軍禮。
“大公子要去哪裡?”
“我去走走,不用跟來。”
說完,林百吉就向著總督府的花園走去。
總督府內除了有花園外還有個小池塘,裡面栽種了荷花並養了魚。
林百吉到了這邊後,發覺砂勞越的前總督,倒是個會享受的。
在花園中剛走了一陣,就看到父親林家福正在池塘前的空地上打八段錦。
林家福自從學了醫後,對於這類養生古操研究的也比較多。
二弟也說過這類的古操挺好,多練能夠延年益壽。
“父親!”
“吉兒起來了。”
父子打過招呼後,林百吉也跟著父親做起了八段錦。
兩父子做完了操,一起散步走回了飯堂,父子倆坐下後,林百吉想起了一事直接向父親開口。
“我昨天看到二弟要對土著人幼兒搞教化的事,有點想不通。”
林家福聞言笑了笑,“是不是覺得你弟弟在多此一舉?”
林百吉點頭,“漢字自古有之,我們的祖輩都是透過啟蒙書過來的,他非要弄些拼音,簡化字,在我看來確實有點多餘了。”
“你啊你,還是讀書太少了,你有沒有聽過始皇帝的故事?”
“當然知道了,誰會不知道祖龍故事。”
“那你說說始皇帝最大的功績是什麼?”
“那還不簡單,統一六國唄。”
林家福拈鬚搖頭,“不對,始皇帝最大的功績是‘書同文,車同軌’。”
“啊,怎會是這個?”
“是不是覺得意外,意外就對了,自從始皇帝之後的所有皇帝都是以統治中國為主要目標。
為什麼呢,因為他頒佈這個詔令以後,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認知,華夏大一統的觀念徹底深入人心。
但是始皇帝要求的‘書同文’寫的是小篆。這種字型字型優美,但是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不利於大多數人學習書寫,到了東漢漢字的書寫方式變成了隸書。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在變化,漢字的書寫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楷書,宋體,沿襲到了近代。
通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漢字的變化規律是:從複雜向簡單轉變的。
你弟弟就是看到了這種變化,才順勢推出了簡體字和拼音法,目的是讓更多的人學會寫漢字,學會說漢語。
聖人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移民吃飽飯後透過學習知曉道理,才能懂得感恩,從而生出報效我家之心。
婆羅洲的土人在我們眼中是蠻夷,這些蠻夷只有透過教化才能知禮慕節。
若是放任他們不管,日後他們準保會成為我們的心腹大患。
另外在春秋戰國階段,我們閩地在中原人眼裡就是蠻夷,但是經過兩千年的教化擴張,我們閩粵之地也成了中華版圖的一塊,我們也是華人的一份子。
有祖宗的先例可循,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呢,等到我們把這些馬來土人也教化成了華人,日後就沒有了華夷之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