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我的印度洋帝國

第82章 文化建設和水輪機

拿著炭筆,他突然想起鉛筆來了,不知道這東西有沒有發明出來。

他得交代一下讓人制出來,然後給殖民地內的官員使用。

如今大家被他帶動使用炭筆的居多,但是仍有人使用毛筆。

炭筆這東西太脆,稍不注意就容易斷,畢竟不方便。

這件事想過之後就放在了一邊,還是先繼續畫產鉗。

後世的產鉗更加方便一些,他幾筆就畫出來了,這東西鑄造的難度不大。

沒有不鏽鋼可以用紅銅鑄,正好他從邦戛帶了幾百斤紅銅過來。

(紅銅含有少量鋅鋁,也屬於合金。純銅是紫紅色,目前條件下難以提純,所以在古代紅銅通常被認為是純銅。)

紅銅製品,只要不長期接觸對人體基本無害。

至於氧化問題很好解決,每次使用前用溫水加少量醋就可以清洗乾淨。

青銅絕對不合適,銅綠毒性很大。

畫完了產鉗後,林百祥又試著畫一些機械裝置圖-水輪機。

水輪機是一種將水流的能量轉換為旋轉機械能的動力機械。

水輪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流的衝擊力、壓力或重力將水能轉換為機械能。

具體來說,水流的動能透過水輪機的轉輪轉化為轉子的旋轉動能,進而驅動各種機械裝置。

水輪機的運用在人類生活中屬於比較常見的這些機械裝置足有上百種,比較常見的就是舂米、和水輪磨坊。

兩大殖民地都不缺水,水輪機的應用場景十分廣大。

切削、甘蔗和甜菜的刀頭機以及壓榨擠壓糖汁的鐵輥機械,鋸木頭的水輪鋸,鍛造金屬的水輪錘等,都可以以水輪機為動力源。

水輪機上用的傳動齒輪可以用生鐵和青銅鑄造,前期可能損耗大一些。

但是現階段只能專注於解決有和無的問題,至於潤滑油可以用動物油脂和植物油平替。

水輪機械是目前最為經濟且切實可用,又能提高勞動效率的機械了。

……

林百祥前世剛入職軍博館時,被派去整理分類文獻資料,那時候他經手了許多特殊時期的土法機床資料。

水輪機的資料有上百種,這些機械的構造很簡單,幾乎是一理通百處通。

他越畫越入神,當他眼睛模糊看不清的時候,才發覺外面天黑了。

他起身找出油燈,吹燃火摺子點燃油燈打算繼續畫圖時,突聽房門響。

“二少爺該吃晚飯了。”

他轉頭看去,趙一端來一個托盤,托盤上放著一個黝黑的砂鍋。

趙一把托盤放在桌子上,“您休息一下,等吃完了再忙。”

林百祥起身洗了把臉,來到了砂鍋之前,直接掀開鍋蓋。

紅彤彤的大蝦,嫩白的魷魚圈以及在燈光下泛出熒光的米粒。

鮮香的味道直衝林百祥的味蕾,讓他口水加快分泌。

林百祥忍不住讚歎,“好一鍋海鮮燴飯!”

拿過勺子直接扒了一口米飯放入口中,嗯,香濃鮮滑,“爽!”

他大口吃了幾口飯之後,突然想起自己下午給趙一放了假。

“你怎麼又回來了,我不是給你放假了嗎?”

趙一坐在一旁,看他吃的香甜,忍不住露出微笑。

“我是回去放假了,在屋裡睡了一覺,醒來卻不知道幹什麼好。

想著您一忙起來就會忘了吃飯,所以就去飯堂問了一下,您果然沒去吃飯,所以我就幫您端來了。”

林百祥笑了笑,“嗯,還是你細心。”

被主子誇獎,讓趙一很高興,直接咧嘴笑了起來。

“二少爺,咱們明天做什麼?”

林百祥吃了一口飯,嘆了口氣,“明天的事還有很多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