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不至於這得分人來,這類人一般都會有兩種極端,一種是各種出格的浪,一種是把自己封閉起來。
恰巧童野就是後一種。
童野重生回來的時候正好是他爹06年5月診斷出肝癌中晚期,那年他剛好是大二。
雖然他和他爹感情不像和田老師、葛大爺那麼深厚,但畢竟這是親生父親,一時間讓他有些受不了打擊,眼睛一陣的發黑,腦袋一片空白,也正是這個打擊,讓後世因釣魚被魚拖拽入水淹死的童野重生回來。
緩過勁來的童野,積極的到處找關係要給自己的生父治病。
上一輩子他就後悔沒能盡全力搶救父親,讓他後悔一輩子,從診斷到去世,童父只用了半年不到,這也是他一生的遺憾。
同時童野也根據腦海裡的記憶,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上購買了體彩,一共中了兩千萬的大獎,交了稅後,童野獲得1600萬稅後獎金。
童野有了這一筆錢後,治療起老童來是更得心應手,老童從剛開始的不配合,到最後可能是出於愧疚吧,只要童野說什麼,老童都會一一的配合。
這也讓本是年底就去世的老童活到08年,但童野知道他爹也沒多少時間了,年初去醫院診斷,老童的癌細胞已經開始向肺部轉移,接下來就是全身轉移,以現在的醫療條件根本是無力迴天。
當時童野就問老童有什麼願望沒有完成,做兒子的替他完成。
老童就說:“當了一輩子的攝影師,唯一遺憾就是沒導過一部電影。”
那一刻起童野就打算幫老童實現這個願望,除了給老童治病外,那1600萬,還剩下近一千萬,足夠拍一部電影了。
每天除了照顧老童外,就是和老童討論電影的事,從劇本開始,父子倆首次這麼認真的交流。
經過一個多月的創作,劇本終於敲定下來。
劇名:《困在時光裡的父親》
編劇:童家父子
原劇講述的是一個退休的老工程師安東尼,原本幽默樂觀又獨立自信,卻不幸罹患阿茲海默症。
他最愛的小女兒多年前死於意外,他忘記了這件事,因為患病,他變得多疑又猜忌,頻繁與看護髮生衝突。
大女兒不得不把他接來家中同住,卻因此引發女婿與女兒的衝突,導致他們離婚。
過了幾年,父親的病情不斷惡化,對女兒惡語相向,女兒此時又遇到了一個法國愛人,邀請她去巴黎一起生活,她終於決心將父親送去療養院。
安東尼在好心護士的陪伴下,像個孩子一樣找到了依靠。
整個故事看起來簡單而枯燥,但是因為敘事和拍攝風格的獨特,給人一種恐怖片的氛圍。
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安東尼的頭腦中,時間和事件的發生次序是混亂的,甚至於人物也是混亂的。眾多的人名,他要麼想不起來,要麼對不上號,他以為女兒向她提及的某個看護,結果人家進門來,他發現完全不是他所以為的那個人。
女兒、女看護、女護士,這幾個女人他幾乎分不清誰是誰,女婿和男護士也經常被他混淆。他總是記不清自己的手錶放在哪裡,既而懷疑是看護或者女婿偷走了他的手錶,時常冤枉人家。
他也記不起自己給別人帶來的麻煩,也不明白自己有什麼病,為什麼非要找看護給自己,反而疑心女兒要謀奪他的財產。他反感看護用哄小孩的口吻勸他服藥,而面對女婿/男護士的毆打虐待又無能為力。
不但時間、人物是混亂的,連地點也是混亂的,安東尼分不清自己的家和女婿的家,也不知道自己身在療養院。
甚至有時會產生幻覺,比如走入雜物間,看到ICU裡奄奄一息的小女兒。
整部電影充滿了一種詭異而悲鬱的氣氛,讓觀眾由懸疑到逐漸明朗,原來這是一個病人的視角。
事實上,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實際情況比這電影要複雜得多。
童野根據這個主線進行了一定的本土化。
還是阿茲海默症患者,並沒有選擇癌症患者。
當劇本出來後,第一時間就遞交到廣電進行稽核,廣電稽核委員得知該片的意義後,很快就予以了透過。
老童怎麼也是他們共同奮戰過的戰友,他最後的願望他們都願意給予滿足。
田老師得知此事後,看過劇本後,第一時間就帶童野找到了中影的韓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