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

第1484章 宮月照人

松煙香在甘露殿內緩緩彌散,一縷縷纏在梁間,卻驅不散殿中那層沉在心底的滯澀,像蒙了薄霜的鏡面,連燈火都照不透暖意。

李世民屏退了所有宮人,殿內只餘一盞長信宮燈立在案頭。

昏黃的光透過燈罩,將他的身影拉得頎長,落在鋪著暗紋錦緞的地面上,像一截浸了夜露的古木,靜得發沉,連呼吸都似要融進這寂靜裡。

他沒有坐回那張象徵帝王威儀的龍椅,那椅子鋪著厚厚的軟墊,卻總讓他覺得隔著一層冰冷的威儀。

反而繞到案前的圓凳上坐下,指尖輕輕摩挲著案角雕鏤的雲紋,紋路細膩,卻磨不去心頭的滯重。

剛剛立政殿暖閣中的笑語還在耳畔縈繞。

高明躬身時眼底的懇切、青雀眼睛亮起來時的雀躍、稚奴仰著小臉求去文學館的天真,還有搖籃裡小公主顫動的睫毛,每一幕都該讓他心頭暖熱,像曬了春日的暖陽。

可此刻翻湧在胸腔裡的,卻是混合著心疼與隱怒的複雜情緒。

案上攤著的仍是那捲《女則》,紙頁泛著淡淡的陳舊感。

他伸手輕輕拂過,指腹碾過“教子嗣以勤勉,勿縱其怠惰”的字句,恍惚間竟讓他想起李承乾幼時的模樣。

那時的高明,總愛捧著把小弓跟在他身後,短腿邁得飛快,奶聲奶氣地喊“要像阿爺一樣強”。

話音落時,還會挺起小小的胸膛,眼裡亮得像盛了星光。

可如今,這份“強”,卻被壓上了太重的分量。

方才密探的稟報還在耳畔低迴,每一句都像細針,輕輕紮在他心上,不疼,卻癢得發慌,越想越不是滋味。

“東宮近日課業從未間斷,太子殿下每日不到寅時便起身,先隨太傅讀《禮記》兩卷,辰時便要到演武場練騎射……”

密探的聲音低緩,字字清晰,此刻仍在腦海裡反覆盤旋,揮之不去。

他太清楚長孫無忌的性子,嚴苛、謹慎,像塊緊繃的弦,總怕東宮有半分差池,怕這未來的江山根基不穩。

可高明不是尋常宗室子弟。他是太子,是未來要擔起萬里江山的君主,同時也是個孩子。

那般魔鬼似的課業,別說高明,便是當年身經百戰、慣了苦累的自己,也未必能日日扛住這份緊繃,連喘口氣的間隙都沒有。

李世民抬手按了按眉心,指腹下的面板帶著一絲涼意,卻壓不下心頭的燥熱。

他想起前日長孫無忌入宮時的模樣,花白的鬢角透著急切,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鄭重:“太子與侍從稱心過從甚密,恐損東宮清譽,陛下當斷則斷,莫讓小節毀了太子聲名。”

那時他雖未全信,卻也難免心有疑慮。

東宮是天下的表率,半點錯處都容不得,便隨口讓太子將稱心送出宮去。

如今想來,倒是他錯聽了幾分,也委屈了高明。

那孩子素來重情,卻連辯解都未曾有過,只默默應下。

密探那句“查得太子與稱心之間並無越軌之舉。”此刻想起來,更讓他心頭髮緊,像被什麼東西攥住了似的。

“前日太子已親自將稱心送離東宮,連賞賜都未曾多給,只說‘莫因私誼誤了東宮規矩’”

這後半句稟報,像塊小石子投進心湖,漾開一圈又一圈的疼惜,連帶著之前的隱怒,都淡了幾分,只剩對兒子的憐惜。

高明素來重情,卻能為了不違他的意思、不汙東宮名聲,硬生生斷了這份微薄的親近。

可見這孩子心裡,藏了多少委屈與隱忍,連句苦都不肯說。

他拿起案上的《女則》,緩緩翻開,目光落在其中一頁:“為長輩者,當察晚輩之苦,導其以寬,而非迫其以苛。”

寫下這些語句的人,若還在,定會拉著他的手,溫聲勸長孫無忌鬆些分寸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