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以十字大街為骨架,將城市劃分為四個區域,這種佈局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中強調的方正、對稱原則,具有很強的秩序感。
大同城有著明確的中軸線,南北貫穿;城市的中心是四牌樓,每個牌樓面對一條街,每條街上有一座樓,體現了以中軸線為核心的對稱佈局,突出了城市的核心區域和重要建築的地位,彰顯了城市的莊重與威嚴。
大同城功能分割槽較為明確,宮殿區、官署區、宗教區、商業區、居民區等分佈有序。
宮殿區位於城市重要位置,彰顯皇家威嚴;官署區集中了各級行政機構,便於管理城市;宗教區以眾多寺廟為代表,如華嚴寺、善化寺等,是宗教活動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商業區則分佈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區域,促進了城市的經濟繁榮;居民區則根據不同的社會階層和職業進行劃分,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居住群落。
大同城城牆與城門建築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布控嚴密,各種防禦設施齊備;四角建有角樓,四角墩外各建控軍臺一座,四門之上分別建有城樓,月樓、箭樓、望樓等。
四門之外還建有甕城、月城、護城河,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使其成為中國古代軍事建築史上頗具特色的重鎮名城。
大同城門建築裝飾精美,採用了磚石雕刻等工藝,門樓上的斗拱、飛簷等建築構件製作精細,體現了金代建築的高超技藝。
金代西京大同府的佛教建築眾多,以華嚴寺、善化寺為代表,這些寺廟建築群規模宏大,佔地面積廣闊,建築佈局嚴謹。
大同城在建築風格上既繼承了遼代建築的傳統,又融合了漢族建築的元素,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例如華嚴寺大雄寶殿,廡殿頂,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是現存古代木構宗教單體建築規模最大者之一,大殿採用減柱法建構,擴大了殿內空間,便於禮佛,這種大膽的創新體現了金代建築工匠的智慧和創造力。
寺廟建築的裝飾十分華麗,採用了琉璃瓦、彩塑、壁畫等多種裝飾手法。
華嚴寺大雄寶殿屋脊兩側一對琉璃鴟吻高達4.5米,造型精美,色彩鮮豔;殿內供奉的五方佛、二十諸天等彩塑,以及環殿的壁畫,都是藝術精品,展現了金代宗教建築裝飾藝術的高超水平。
大同城的宮殿建築應具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特點,採用了中軸對稱、前朝後寢等傳統宮殿建築佈局,建築結構上可能運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磚石,裝飾上也會採用琉璃瓦、彩繪等手法,以彰顯皇家的尊貴和威嚴。
民居住宅一般採用四合院式的佈局,以木構架為主要結構形式,屋頂多為硬山頂或懸山頂。
牆體厚實,以抵禦北方的寒冷氣候,門窗的形式較為簡潔,注重實用性。在建築裝飾上,大門、屋脊、墀頭等部位會有一些簡單的雕刻和彩繪,體現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情趣和審美觀念。
完顏宗望去過一次大同城,為其雄偉的建築而折服;但他立即聯想到完顏宗翰試圖稱帝的狼子野心。
大同城不亞於長安、洛陽、燕京這些歷代都城,恐怕在建築風格上還有突破;成為華夏建築史上的孤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