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望的東路軍率先使用“百虎奔齊”火箭,第一次進攻汴梁時使用“百虎奔齊”火箭,宋軍望風披靡,落荒而逃。
凝視著強壯的戰馬和馬甲盔衣,鄭斯文腦子裡立即浮現出他在大學歷史課本上讀到的那段文字:
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太宗以宋朝未遵守“海上之盟”為由兵分兩路進攻宋朝;完顏宗望率領東路軍從平州西攻燕山。
1126年正月初,宗望佔領相州、浚州,當金軍抵達黃河南岸時,守護黃河礙口的宋兵禁軍望見金軍旗幟便燒橋而逃,滑州也“望風迎潰”,使得完顏宗望東路軍順利渡河,逼近開封。
宗望的皇室軍團見宋軍潰敗,有意炫耀武力;不斷地施射“百虎奔齊”火箭威懾宋軍,宋軍看見金兵射來的火箭;沒有幾個人敢留在陣地上硬扛。
巨猛就是守衛黃河天塹的禁軍,完顏宗望的“鐵浮圖”加上“百虎奔齊”火箭席捲過來時,將帥們全堵逃跑;巨猛喝罵著一個堅守,差點被“百虎奔齊”射中溝門子;只好逃離陣地。
宋朝重文輕武得國策使軍隊的戰鬥力極差,面對金軍的強大攻勢尤其是“百虎奔齊”火箭和“柺子馬”、“鐵浮圖”,從心理上就產生了恐懼;未戰先怯,喪失了抵抗的勇氣。
北宋末年的軍事指揮體系又相當混亂,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缺乏有效的協調和統一指揮。
負責黃河防禦的將領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防禦部署漏洞百出;金軍動用的事無敵鐵騎;宋軍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長期的和平環境也使得宋軍防禦意識淡薄,軍隊紀律鬆弛;不少軍人在忙於做生意,沒有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面對金軍的“合扎猛安”難以迅速做出反應。
而完顏宗望以騎兵為主,而且多是重灌鎧甲;具有強大的機動性和衝擊力。
完顏宗望又是傑出的軍事家指揮有方,善於利用騎兵的優勢,採取快速突襲的戰術,在宋軍還沒有來得及組織好防線時就發動攻擊。
金軍在作戰經驗和戰鬥意志方面都強於宋軍,他們渴望掠奪財富和土地的積極性很高;攻破汴京城是情理之中的事。
完顏宗望憑藉人馬俱甲的優勢,在戰鬥中常常擔任正面衝擊敵方防線的任務,利用強大的衝擊力撕開敵方陣型,為後續部隊的進攻創造條件。
重甲騎兵雖然衝擊力強,但機動性相對較差;因此完顏宗望在作戰中會將其與機動性較強的輕騎兵或步兵等兵種協同使用。
如輕騎兵可以在重甲騎兵衝鋒前進行騷擾、誘敵,或在重甲騎兵突破防線後進行迂迴包抄,擴大戰果;步兵則可以在重甲騎兵開啟缺口後,迅速跟進佔領陣地,鞏固勝利成果。
完顏宗望率領重甲騎兵作為東路軍的重要力量一路南下,迅速突破宋軍防線,包圍開封,為最終滅亡北宋奠定了重要基礎。
其強大的戰鬥力和衝擊力讓宋軍難以抵擋,加速了北宋的滅亡;完顏宗望的重甲騎兵在戰場上的出現,往往會給敵方軍隊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其整齊的陣容、厚重的鎧甲和強大的衝擊力,讓敵人在心理上產生畏懼,從而影響敵方軍隊計程車氣和戰鬥力。
完顏宗望的重甲騎兵在後勤保障上也一改女真軍隊前期自給自足的方式。
早期女真軍隊的糧草補給採用士兵自備自足的方式,隨著戰爭規模擴大,這種方式難以滿足需求,後來逐漸改為後方轉運或戰場繳獲等方式。
重甲騎兵連續獲勝時補給相對順利,一旦遭遇頑強抵抗或戰敗就容易陷入缺糧困境;完顏宗望推行聯絡商人集體採購的方式滿足軍隊需要。
女真是馬上民族,本身善於養馬,且在接收遼的牧場後,進一步發展馬匹牧養,建立了多處牧場,為重甲騎兵提供了充足的戰馬。
此外,在與遼、宋的戰爭中,金軍透過繳獲大量戰馬,也補充了重甲騎兵的戰鬥力。
鄭斯文四人對完顏宗望的軍營,尤其是重灌騎兵的現場直播;引起天地轟動,智慧手機上的彈幕似長江後浪推前浪般彈出:
【北美靚哥:鄙人畢業於天宇大學歷史系,此前一直認為女真人滅亡北宋是一種僥倖;觀看了鄭斯文同學的天地直播尤其是金國的重灌騎兵才意識到金國滅宋是歷史的必然,完顏宗望的重灌騎兵和拜占庭重騎兵相似點:拜占庭重騎兵也有著精良的裝備,人馬都有鎧甲防護,在戰場上是一股強大的衝擊力量,與金國重灌騎兵的重灌屬性和衝擊作用類似。在各自的地區,都是軍隊中的精銳力量,承擔著在關鍵戰役中扭轉戰局等重要任務。不同點:拜占庭重騎兵是多功能騎兵,包括了弓騎兵、中型騎兵和甲騎具裝這種超重型騎兵。而金國重灌騎兵主要是重型騎兵,以正面衝擊為主,騎射等功能相對較弱。】
【山野狂人:完顏宗翰的重灌騎兵和歐洲十字軍重騎兵相似點,從戰鬥風格上講,歐洲十字軍重騎兵在宗教熱情的驅使下,作戰勇猛,敢於進行大規模的衝鋒;金國重灌騎兵同樣以驍勇善戰和衝擊力強著稱。二者在裝備上都比較厚重,注重防護,在各自的作戰環境中,都是令敵人膽寒的力量。不同點:十字軍重騎兵往往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其組織和作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宗教因素的影響和驅動。而金國重灌騎兵更多是基於女真族的騎射傳統和軍事征服需求而產生,更具遊牧民族的軍事特色。】
【龍的傳人:金國重灌騎兵和西夏鐵鷂子相似點,從裝備上看,西夏鐵鷂子同樣人馬皆披重甲,具有很強的防護力,金國重灌騎兵也是如此。戰術上,二者都擅長利用騎兵的衝擊力進行衝鋒陷陣,在各自與宋軍的作戰中,都是作為攻堅和突破的重要力量。不同點:鐵鷂子作戰多用魚鱗陣,且以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而金國重灌騎兵如鐵浮屠,作戰時更強調以密集的方陣進行正面推進,通常三人為伍。】
【斡離不世孫:完顏宗望是我們老祖宗,美國洛杉磯華人打賞200萬元美金資助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