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重生大宋朝

第38章 獻美儀式

高強、李文接過攝像機和智慧手機進行直播,鄭斯文從黑駿馬的馬背上卸下馬桶包遞給馬超,道:“馬大哥,這是張參謀長帶給你的火器,一把微型衝鋒槍,一把無聲手槍,一把瑞士匕首,5顆香瓜手雷!”

馬超接到手中看了看笑道:“用二十一世紀的火器消滅女真韃子那自然是易如反掌,可是你要明白;金人已經擁有火銃槍,如果用火銃槍跟我們對峙,那麼微型衝鋒槍不一定能賺到便宜……”

完顏宗翰的四大衛士移失不、阿里不、胡裡不、阿魯不保護著福寧帝姬趙明珠(紅雲薛雲霄),福順帝姬趙星珠(青雲楊擎霄),福柔帝姬趙聚珠(紫雲羅紫霄),福茂帝姬趙壽珠(藍衣翁楠霄)向粘罕軍營走去。

八大衛士中的另外四個烏達不、回裡不、犀牛不、達吉不,帶著一隊吹鼓手站在大門口歡迎;一時間鼓樂齊鳴,鎖喇聲揚;很是熱鬧。

裝扮成女真百夫長鬍嚕二增的關鎮關少將軍一副番將裝扮,坐騎高頭大馬,手執青龍偃月刀,頭戴狐狸尾巴帽,身著翻毛羊皮襖;前胸後背兩根狐狸尾巴隨風飄展,不仔細觀看還真以為他就是百夫長鬍嚕二增。

關鎮左邊是巨猛,右邊為田橫;巨猛、田橫沒有騎馬而是徒步行進,身上的服裝同樣是翻毛羊皮襖。

關鎮、巨猛、田橫三員主將後面跟著百名少年武士,“秦、時、明、月、漢、時、關、不、教、胡、馬、度、陰、山”十四人,十四人依舊番兵裝扮;手中擎拿著短兵器刀、劍、棒、錘。

14個少年武士走在百名少年武士前面,緊跟天台四女暗暗保護。

少年武士全都穿番兵衣裳,打番兵旗幟,戴狐狸帽子,騎高頭大馬。

120個被天台四女中的藍衣姑娘翁楠霄“封音鎖喉”的韃子兵,則走在獻美隊伍最後面;身上穿著宋軍服裝,一個個目光呆滯不能說話,粘旱軍營的金兵一看,便知他們是被胡嚕二增俘虜的宋軍。

120個“韃子俘虜”沒有騎馬,拴在幾根長繩子上亦步亦趨。

獻美隊伍進入大門,關鎮舉目四看,只見昔日平靜通幽的地方蠻兵林立;刀光劍影,一片恐怖的氛圍。

南青城齋宮位於汴京南郊,是北宋皇上用於祭祀天地和修行的清淨之地;成為完顏宗翰的軍營後則大相庭徑,昔日的寧靜被戰火與喧囂取代。

齋宮周圍原本是一片開闊的園林,種植著松柏、竹林和花草,小徑蜿蜒,流水潺潺,充滿禪意。

金軍駐紮後,園林被踐踏,樹木被砍伐用作燃料,花草凋零,取而代之的是軍營的雜亂景象。

帳篷、馬廄、兵器架隨處可見,戰馬嘶鳴,士兵穿梭,空氣中瀰漫著煙塵和戰火的氣息。

齋宮的主體建築原本是木質結構,雕樑畫棟,裝飾精美,殿內供奉著道教神像和皇家祭祀用品;金兵入住後祭祀用品被洗劫一空,殿堂被改造成指揮所和士兵的住所。

牆壁上原本的壁畫被煙熏火燎,顯得斑駁不堪,地面上堆放著兵器、糧草和雜物,莊嚴與神聖早就蕩然無存。

獻美隊在嚮導番兵的引領下站立下來,等候司禮官唱響獻美儀式後才能進入完顏宗翰的中軍大帳。

關鎮注意到,完顏宗翰的中軍大帳是上千張牛皮連結起來的;習慣了住帳篷的蠻夷即便到了中原宮殿林立地地方,依舊要搭建帳篷做中軍;就像蒙古人佔領中原後將萬里壟陌毀壞改建成草場牧馬放牛。

蠻夷韃子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和中原人民格格不入,我行我素地堅持老祖宗印記在他們身上的落後傳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