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重生大宋朝

第218章 神勇武將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馬超在三國時的武功已經是高山上吹喇叭遠近聞名,英年早逝後又在天台山修行900年;輕功、武功更上一層樓,一個由文弱皇帝轉型為武將的趙仁吉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

馬超將自己想與趙仁吉比試武功的想法告訴首輔童貫,童貫立即響應,在皇城校場擺下擂臺;招來數千名宮廷文武大臣和上萬名將士現場觀看助陣。

馬超和趙仁吉進行三項武功比試:第一是馬上擊搏,第二是馬上射箭,第三是擂臺拳擊。

校場四周的旌旗被風扯得獵獵作響,數萬將士環立成圈,目光齊刷刷聚焦在場地中央。

馬超勒著裡飛沙立在東側,銀甲在日頭下泛著冷光,手中虎頭湛金槍斜指地面,槍纓上的紅絨隨呼吸輕輕顫動。

西側的趙仁吉已按捺不住,白龍馬前蹄刨著塵土,鑌鐵湛金槍橫在鞍前,亮銀盔下的眸子像淬了火的鋼珠,死死盯著對面那個傳說中能“潼關戰三英”的錦馬超。​

馬上擊搏​三通鼓罷,中軍帳前的紅旗驟然揮落;趙仁吉率先催動白龍馬,神駒四蹄翻飛如踏雪,人與馬幾乎連成一道白光直撲而去。

他將鑌鐵槍抖出七個槍花,槍影層層疊疊如黑雲壓城,槍風掃得地面塵土捲揚。

馬超卻不慌不忙,裡飛沙似通人性般向左側滑出半步,避開槍尖的剎那,虎頭槍如靈蛇出洞,槍尖擦著趙仁吉的護心鏡掠過,帶起一串火星。

​兩馬交錯的瞬間,趙仁吉猛地擰身,腰間雁翎刀已然出鞘,刀光如月牙般劈向馬超後頸。

馬超彷彿背後長眼,頭也不回地將槍桿往後一搗,正撞在刀背上,“當”的一聲脆響震得兩人手臂發麻。

白龍馬與裡飛沙如同心有靈犀,同時人立而起,馬首相抵發出震耳嘶鳴,兩位將軍在馬背上交換了七招,槍影刀光織成密不透風的網,看得周圍將士齊聲喝彩。

​馬上射箭​稍作休整的兩人已換了裝束,皆卸了重甲只著輕袍。

靶場盡頭豎著三十面狼牙旗,旗心綴著銅錢大小的銀鈴;最遠處的靶心距起點足有百步。

趙仁吉取過牛角弓,三指扣弦時指節因用力而泛白,白龍馬穩穩立在標線後,連呼吸都放輕了幾分。

​“咻”的一聲,箭矢破空而去,正中第一面旗的銀鈴,清脆的響聲剛起,第二支箭已穿透第二面旗。

他連射五箭,箭箭皆中銀鈴,五聲脆響連成一線,如珠落玉盤。

馬超見狀冷笑一聲,翻腕取下雕弓,裡飛沙突然開始繞場疾奔,馬蹄揚起的煙塵中,他反手將三支箭搭在弦上,拉滿的弓弦如彎月。​

“嗖嗖嗖”三聲幾乎連成一響,三支箭竟同時釘在最遠處的靶心,箭尾的白羽還在微微顫動。

更驚人的是,三支箭呈品字形將銀鈴死死夾住,卻未傷旗面分毫。

趙仁吉面色一沉,突然翻身下馬,將弓箭往地上一擲:“這般比法不夠盡興!我們還是擂臺上見!”​

擂臺拳擊​臨時搭建的木擂高約丈許,四周圍著麻繩。

兩人赤著上身走上臺時,臺下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吶喊。

趙仁吉肩寬背厚,臂膀上的肌肉如鐵塊般隆起,古銅色的面板上還留著幾處戰場傷疤。

他可是昔日弱不禁風的皇上,面對金帥完顏宗翰的淫威唯唯諾諾像條膽怯的老狗。

但是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現在的趙仁吉已經是武將;身上留著與金人交戰時的傷痕。

道道傷痕並不影響他強健的軀體,現在倘若有場健美比賽,趙仁吉奪取冠軍並非不可能的事。

馬超身形更顯勻稱,腰腹間的肌肉線條如刀刻般分明;小麥色的面板在陽光下泛著健康的光澤。

他現在已經是炎宋大帝國的神武智勇皇帝,赤裸著上身似乎有失龍體之位。

然而皇帝的外裝畢竟只是包裝,健壯的軀體才是真正的自我。​

裁判童貫還沒有發出拳擊的指令,趙仁吉已率先出拳。

他的形意太極拳已經出神入化,拳頭帶起的勁風颳得馬超臉頰生疼。

馬超側身避開,右拳如閃電般擊中趙仁吉肋下,卻被對方厚實的肌肉彈了回來。

兩人你來我往,拳頭碰撞的悶響在空氣中炸開,趙仁吉的拳風剛猛如猛虎下山,每一拳都帶著千鈞之力。

馬超則如靈猿戲耍,腳步騰挪間總能避開重擊,拳頭專找對方關節軟肋。​

五十回合過後,兩人額頭都滲著汗珠,胸膛劇烈起伏。

趙仁吉猛地一記擺拳掃向馬超面門,卻見馬超突然矮身,一記重拳狠狠砸在他小腹。

趙仁吉悶哼一聲後退兩步,正要重整攻勢,卻見馬超抱拳笑道:“趙將軍承讓了。”

原來他剛才那一拳已觸及趙仁吉腰間軟甲的繫帶,若在戰場已是勝負已分。

趙仁吉怔了怔,突然放聲大笑:“好個錦馬超!某家服了!”​

夕陽將兩人的身影拉得老長,校場上的歡呼聲經久不息,白龍馬與裡飛沙不知何時已挨在一起,正親暱地互相蹭著脖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