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青城齋宮一片寧靜,不遠處的金兵軍營早就失去白日裡的喧鬧;偶爾只能聽見哨兵在哨位上走動的聲音。
老軍孫莫手中拎一隻食盒,向西大院的偏殿走去。
宋徽宗的鄭皇后和嬪妃、帝姬被關押在西邊大院的幾座偏殿裡,孫莫要將食盒裡面盛裝的飯菜送給鄭皇后。
月光淌過硃紅圍牆,銅釘門環上的鏽跡都凝作暗金;齋宮四角的飛簷挑著半輪冷月,簷角懸著的鎏金鐸鈴紋絲不動,連穿堂風都斂了聲息,只些許月光在漢白玉階上流淌,把欄杆上的蟠龍浮雕浸成霜色。
琉璃瓦壟間生長著青苔,白日裡莊嚴肅穆的建築群,此刻在月色下竟顯出幾分溫柔的朦朧。
窗欞間漏出的燭火微弱如豆,在厚重的錦簾後輕輕搖晃,映得廊下的石獸輪廓忽明忽暗。
往日裡叮咚作響的風鈴此刻成了靜默的裝飾,唯有遠處更鼓傳來時,才驚起簷下宿鳥,撲稜稜的振翅聲劃破寂靜,又很快被夜色吞沒。
庭院中央的池水清粼碧透,倒映著斑駁的月影與殿宇輪廓,恍惚間竟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地。
輕風掠過空曠的庭院捲起幾片枯葉,窸窣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旋即又歸於沉寂。
夜越發深了,齋宮像沉入了一個古老的夢境,連時光都放慢了腳步,唯有月光無聲地流淌,訴說著這座宮殿千年的靜謐與莊嚴。
孫莫行走在齋宮的碎石小徑上,那些從石縫中掙扎出來的小草拼命親吻他的腳踝;好像在說:“給我生存空間,我要呼吸,我要生長!”
鄭皇后就是小徑石縫中拼命掙扎小草,昔日母儀天下的皇后;淪落到如今這種程度,孫莫這個南青城齋宮年過七旬的老兵一想起來心中便難過。
孫莫在給道君皇上牽線搭橋聯絡上大將軍馬超後,馬超用擒獲的俘虜完顏金彈子和完顏婁室換他回到延福宮。
道君皇上離開南青城齋宮時和孫莫灑淚而別,留下了一句萬箭穿心的話語:“孫老哥,鄭皇后還沒有脫離危險;你有機會過去看看就說朕想念她!”
昔日風光不盡的帝王呼喊一個無權去世的老兵“孫老哥”,孫莫禁不住淚流滿面。
宋徽宗安全地回到延福宮去了,孫莫不負重託去南青城齋宮西大院關押鄭皇后和嬪妃、帝姬的偏殿探望,女俘們衣不蔽體,滿面汙垢的模樣使孫莫這個經歷過北宋四位皇上的僕役放聲大哭。
孫莫想到母儀天下的鄭皇后,鄭皇后出生在開封一個官宦之家;她自幼聰明伶俐飽讀詩書,有著過人的才學與見識。
入宮後成為向太后慈德宮的押班,與她同期的還有王貴妃,兩人年齡相仿;一同侍奉向太后,與身為端王的趙佶接觸頗多。
宋哲宗駕崩後端王趙佶做了皇上,向太后便將鄭氏、王氏賜給他。
鄭氏被封為才人,正式開啟了她在後宮傳奇晉升之路。
鄭氏的才學在後宮中獨樹一幟,不僅能與宋徽宗詩詞唱和,還能幫宋徽宗處理一些奏章;宋徽宗每次與鄭氏交談,都能感受到她的聰慧和獨特見解。
鄭氏憑藉自己的溫婉賢淑和皇帝的寵愛進封美人,僅僅一個月後便生下了第二子兗王趙檉,母憑子貴,十月,鄭氏進封婕妤,十二月又進封婉儀,晉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崇寧元年鄭氏進封正一品賢妃,生下第四女安德帝姬趙金羅;又生下生下第六女壽淑帝姬,進封為正一品貴妃,成為後宮中僅次於皇后的存在。
鄭氏不僅為宋徽宗生下了多個子女,還在生活中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
她深知宋徽宗熱愛藝術,便時常陪伴他一起欣賞書畫、品鑑詩詞,兩人在藝術的世界裡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感情也愈發深厚。
王皇后因病去世後,宋徽宗正式冊封鄭氏為皇后,舉行了盛大的冊封儀式。
從才人到皇后,鄭氏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實而穩健,她用自己的才華和品德贏得了皇帝的寵愛,也贏得了後宮眾人的尊重。
成為皇后的鄭氏,並沒有被權力和地位衝昏頭腦,反而更加謹慎行事,她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後宮的穩定和朝廷的形象。
在冊封典禮前,內務府按照慣例為她製作新的鳳冠霞帔,鄭氏看著那些珍貴的珠寶和華麗的布料,心中卻滿是憂慮。
當時,北宋朝廷面臨著諸多內憂外患,國庫並不充裕,製作如此奢華的冠服,無疑會耗費大量的錢財。
於是,鄭氏主動找到宋徽宗,誠懇地說道:“如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國庫也不寬裕,製作這鳳冠所需的珠寶費用太多,實在是一種浪費。臣妾覺得只需將我之前為貴妃時的舊冠加以改制,便足以應付冊封大典了。”
宋徽宗聽後,心中既感動又欣慰,他沒想到鄭氏如此深明大義,不僅同意了她的請求,還對她更加敬重。
除了在服飾上力求節儉,鄭氏還主動請求免去一些冊封儀式中的繁瑣儀仗。
在古代,皇后的冊封儀式是極為隆重的,各種儀仗隊伍龐大,耗費人力物力無數。
鄭氏卻認為,這些儀仗雖然能彰顯皇后的威嚴,但在國家困難時期,卻有些鋪張浪費。
她對宋徽宗說:“這些儀仗雖能顯示皇家的威嚴,但如今國家財力有限,不如省下這些費用,用於民生或邊防。”
宋徽宗對她的建議十分贊同,最終同意免去了黃麾仗、小駕鹵簿等部分儀式。
鄭氏在處理外戚事務上也展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深明大義。
她的同族兄弟鄭居中在朝廷中擔任要職,手握一定的權力。
鄭氏深知外戚干政的危害,她時刻警惕著家族成員不要憑藉她的身份在朝廷中謀取私利;便向宋徽宗進諫:“陛下,外戚不應干預國家政事,這是祖宗留下的規矩;如今鄭居中在樞府任職,外面已經有不少議論。如果陛下一定要任用他,那請先免去我的皇后之位,讓我回到妃嬪之列,這樣也能避免別人說我偏袒孃家。”
宋徽宗聽後,心中對鄭氏的公正無私深感敬佩,雖然他對鄭居中還有重用之意,但也不得不考慮鄭氏的感受,最終還是暫時罷免了鄭居中的職務。
宣和七年(1125年),金國滅遼後,將矛頭直指北宋,迅速南下攻宋。
宋徽宗驚慌失措,急忙禪位給兒子趙桓,自己則當了太上皇,帶著鄭氏等人逃往江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