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豪禮包終結。
系統獎勵結束。
前後根本沒用多長時間的孟德,直接來到了額外需要關注的集團軍模板頁面。
白嫖很爽。
但,氪入資源打造的可兌換專案,更屬於重頭戲。
“嘖。”
有往日的經驗作為參考,孟德當然有心理準備,可在開啟全新單位、集團軍模板之後,還是忍不住咋舌。
船新版本突出一個詞:
吞金大戶。
單位不再只以連、營、團為單位。
師、旅二級是最貴的。
師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部隊、分隊,一般在上級編制內執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
按任務和裝備,分為步兵師、坦克師(裝甲師)、炮兵師、機炮師、高射炮兵師、防空師、空降師(空降兵師)、航空兵師、空中突擊師、導彈師、彈道導彈防禦師、太空監視師、導彈預警師……
更有孟德部目前,儼然大成的重灌合成師!
毫無疑問,師是構成戰略戰役軍團的基礎,也是計算戰略戰役力量對比的基本單位,其數量和質量是衡量軍隊作戰實力的主要標誌。
可惜,太貴。
且,孟德覺得純堆這個的必要性不大,適當來一個兩個即可。
旅級模版足矣!
其中,光合成旅就分成了重型、中型、輕型三大類。
另有炮兵旅、特戰旅、防空旅、空突旅、工兵旅、勤務支援旅等等。
以前孟德沒起家時,只能摳搜著來,可兌換專案湊不足幾行,如今可以翻好幾頁。
“軍改前,一個集團軍有5-6萬兵力。”
“升級後,集團軍由12個旅級部隊構成,其中6個可按需求調配的合成旅,及一個炮兵旅、一個防空旅、一個特戰旅、一個空中突擊旅、一個工兵旅、一個勤務支援旅。”
“一線作戰步兵比例從70%降至30%以下,技術兵種,如陸航、電子對抗、防空等,佔比增至40%,透過後勤與技術支援實現戰鬥力躍升。”
“根據末日環境的不同,我部後期可以在兩者間,取一個平衡值。”
“就是價格同樣太貴了。”
重型合成旅(6000人):
七十萬晶。
中型、旅輕型合成旅,由於人數和裝備問題,售價依次往下遞減二十萬晶。
差異極大!
不論是售價,還是戰鬥力。
重灌合成旅,普及可以適應複雜地形的先進履帶載具。
中型合成旅中,並非缺乏履帶載具,但以輪式載具居多。
拿步兵乘坐的運兵車來比較:
重型合成旅的作戰人員,乘坐04A步兵戰車,火力強大、防護高,機動性強。
而中型合成旅,多是08式輪式步戰車,外加一定數量11式輪式突擊車鎮場子!
後者,孟德挺喜歡。
外表霸氣,擁有令人震撼的外形特徵,長寬高分別為8米、3米以及3米,重量超過23噸。
從武器配置上看,拿來打喪屍綽綽有餘,輸出主力擔當為高膛壓線膛坦克炮,擁有105毫米的口徑,能搭載併發射射程為5000米的ADZ104A-105型炮射導彈,可對坦克實施高強度、高精度打擊。
另外,中型合成旅內,數量相對可觀,能鎮場子使用的ZTL-11突擊車,還擁有兩款特製機槍,分別為高射機槍和並列機槍。
倒是輕型合成旅,裝備上略顯單薄,主打中、低強度下作戰使用。
——非常強調機動性、快速反應能力和投送能力,故而,輕型合成旅以猛士3型越野車底盤為主,便於空運、鐵路運輸和公路機動推進。
彼此間,防空方面的差距同樣很大。
重型合成旅,以紅旗17防空導彈系統、09式雙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為主。
中型合成旅,以紅旗17A防空系統、625系列防空機關炮為主。
充分結合了履帶式底盤、大八輪底盤的特點,如此,便導致輕型合成旅非常尷尬。
因為以猛士3底盤的輕型車輛為主,底盤搭載能力有限,無法發展紅旗17輕型版。
只能依靠小口徑機關炮,和行動式防空導彈,外加FB10A防空導彈,跟雷達探測車相互配合,提供最後一層基礎防空網路。
坦克、炮兵方面,亦是依次遞減。
反正,一分價錢一分貨是無法被動搖的真理,選擇哪一種合成旅,將來針對不同區域和情況,按需求調整!
沒有最佳答案的。
而拋開可調整的六個合成旅,另外六大金剛,倒是固定了——
特戰旅(2500人):四十萬晶。
防空旅(3000人):五十萬晶。
勤務支援旅(6000人):四十五萬晶。
空中突擊旅(6000人):六十萬晶。
工兵旅(6500人):四十五萬晶。
物價,看得孟德頭疼。
這麼一算,自己現在手裡的大成合成師,真是吃了新手版本紅利,外加系統大方贈送的各種成就禮包。
旋即,孟德也懶得糾結了。
一個滿編師,又能夠完成常規彈藥的自我補充,到哪兒不是橫推!
只要找到合適的目標,朝它發起猛攻,就不必為暴兵資源發愁。
腦核和黃金,都會有!!
隨後對工兵、特種、勤務支援等部隊的瞭解,成了走馬觀花。
一步步走來,腳踏實地升級,孟德心中有數,增加廣度和深度嘛。
也就照亮了一下空中突擊旅,售價不比重灌合成旅便宜多少。
“偵察、電子對抗、攻擊、運輸,各種型號加起來,共架120架直升機。”
“這才是真正的旅級單位嘛。”
“跟重灌合成旅一樣,單獨拉出去,能毀滅一箇中小型國家。”
從檢視面板,到接受全部獎勵、訊息並思考,孟德沉默了約三分鐘。
等他完全回過神來,吳磊仍在沉吟。
月城軍事基地是不能放棄的。
一個人口千萬量級的省會城市,喪屍會跟無頭蒼蠅一般,往外隨意行軍。
不實施監控怎麼行?
因此,按照孟德的意思,第六集團軍本部殘餘力量,拆分為兩個一千五百人的基幹團,輪流來月城這處郊外基地值班。
而這三千人也不是完全由第六集團軍構成,會加入一定數量的合成師官兵,以確保戰鬥力。
對於該要求,吳磊並無意見,但凡有點經驗的指戰員,都會這麼做。
代表傳承的軍旗仍在便好!
令人捉摸不定的是,安排倖存者方面。
搭乘民用交通工具,走高速公路前往蓮城,期間,由孟德部的空中力量全程保駕護航。
地面力量,則是經過原地整編後的一個基幹團,載具由86步戰、東風EQ240越野車等構成。
重點在於如何安頓兩萬多名倖存者,孟德交底,要從他們中抽取大多數,編成兩個生產建設師。
顯然,是一個特色化全新單位。
除卻月城倖存者,原本的蓮城基地倖存者,亦然。
今早,由缺乏存在感的後勤保障部提出,火速得到孟德認可與批准。
此刻,化工區這座剛經歷過戰爭洗禮的重點區域,快速煥發新生機。
可以預見,它會是一天一個樣。
因為在工兵部隊帶領下,以黃燦、許總為首的倖存者管理委員,一次性統籌了一千名青壯勞動力,參與化學工業區的重建,先將外圍廢墟清理乾淨,再打好地基,後面另有:
防禦牆、居民區、商業區、醫院……
工廠位於中心。
牆堡是最後才建,因為它是否有必要存在,參謀部內部意見不統一,孟德也舉棋不定。
說沒必要吧,在意外遭遇外來遊蕩屍群時,擁有它們,只需少量武裝力量,即可從容應對。
有必要?
搞好無人機、雷達的檢測,照樣可以料敵先機,提前派出機動部隊予以殲滅。
倒是重建鷹城其它縣區,孟德和一眾參謀,興趣都不大,頂多把垮塌的廢墟和危房等清理掉,再平整道路,將被炮彈轟炸過的主幹道修好,以便物資運輸。
嗡~
轟!轟!轟!
位於化工區外圍,靠近主路的一側工地上,滿載著建築材料的運輸車來來往往,土方車進進出出,掀起漫天煙塵。
臨近中午。
工人們依然忙碌,泥瓦匠站在腳手架上,雙手熟練地擺弄著磚塊,大冷天,額頭上依然有汗珠。
不遠處,缺乏技術,不得不出大力的鋼筋工學徒,正將一根根粗壯的鋼筋扛在肩上,待搬運到指定地點後,立刻有專業人士出現,用鐵絲將它們綁紮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