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居然要求留在前線和將士們共同殺敵,同時朱雄英也已經經歷了一場生死戰鬥,在面對沙俄人,他沒有絲毫的畏懼跟對方進行搏鬥,並且成功的擊殺了數十名敵人。
朱羽看到這個資料只覺得欣慰萬分。
只不過他現在開始糾結了起來,如果讓對方繼續待在前線,自己沒有辦法向大哥交代,可如果自己將對方給調回來的話,那朱雄英必然會抱憾終生。
見到他這副神情文武百官都是緊張了起來。
“陛下為何這副表情莫非是朱雄英殿下出了什麼問題?”
一名大臣焦急的詢問開口,他赫然是淮西勳貴當中的一員。
只有這幫淮西曾經的太子黨才對朱標的子嗣如此的上心。
聽到這話,朱羽緩緩嘆氣。
“把這封電報拿下去依次傳閱,然後我們來探討一下這件事情。”
眾人聞言,頓時一愣,隨後紛紛湊上前去檢視那電報當中的內容,見此一幕,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諸位現在都已經閱讀了這封電報,大家的意思如何?是將朱雄英從前線調回後方?還是繼續讓他在前線奮勇殺敵報效國家?”
朱羽在一些決策之上是不會考慮這些大臣的意見,它基本上都是一錘定音,尋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法。
可現在讓朱雄英班師回朝有利有弊,一時之間讓他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如果讓他留在前線,自己就可以大肆的宣揚朱雄英乃是皇家子嗣願意在前線報國殺敵,這必然是軍隊的一個活字招牌。
可是如果朱雄英在戰場上出了什麼事情,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向大哥交代,沒有辦法向父皇交代。
如果是他自己的孩子,朱羽自然會毫不猶豫地將對方留在前線,哪怕是身死,那也是死得其所。
可問題就是對方是大哥的孩子,如果自己讓對方在前線出了問題,很有可能會被人扣上,想要害死朱雄英的罪名。
自己搶了大哥的皇位,又害死大哥的子嗣如此一來便會讓別有用心之人去大肆宣揚。
可如果自己將對方給召回應天府,那很有可能要接受百姓的唾罵。
將會極大的影響未來百姓的參軍熱情。
自己大費周章的尋找皇室子弟尋找到以後,立刻讓對方從危險的前線回來,這豈不是在向百姓傳遞一個資訊,那就是皇室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前線殺敵,只讓百姓的孩子奮勇拼命。
如此一來,肯定會大大的打擊百姓參軍的積極性。
他不能這麼幹,也不敢這麼幹,到時候如果沒有人願意繼續參軍,那對於整個大明來說都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文武百官一時之間也陷入到了激烈的討論當中。
“朱雄英殿下貴為皇室子嗣怎麼能以身犯險?絕對不能讓皇室的子嗣受到任何的威脅!”
“若是強行把朱雄英殿下召回應天,那城中的百姓若是因此不滿,從而降低參軍熱情,我們的新兵兵員從何而來?”
一時之間整個朝堂那吵的叫一個不可開交,一直到退朝這件事情都沒有決策出最終的答案。
有人認為應當抓緊回來,有人認為應該繼續留在前線,躲在後方做一些補給工作。
總之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但是也吵不出來個所以然,最終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朱羽頂著煩悶的心情緩緩來到了御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