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就是出兵!太后娘娘的意思是讓中堂大人出兵支援朝鮮戰局。”李蓮英開口道。
“可是之前太后娘娘不還傳密旨過來,讓我北洋軍隊抵達盛京之後就不要再進一步行動,為此還讓戶部停了我們的後勤供應。”李鴻章現在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他當然知道朝鮮戰場上發生了什麼,實際上依克唐阿的戰敗完全在他的預料之內,日本人何等的兇悍,即便北洋都要做好部署,維持好後勤後才敢與其對戰,而依克唐阿僅僅率領三四萬士兵就敢橫衝直撞,不吃虧才怪。他還真以為他率領的哪些軍隊,是當初清軍入關時那戰無不勝的八旗軍呢。
“李中堂,你這可是誤會了太后娘娘的意思了。太后她老人家之所以讓你先按兵不動,純粹是為了保全你們,畢竟當時朝鮮情況不明,貿然把大軍全拉進去一不小心就會損失慘重。太后的意思是讓依克唐阿將軍先去試探試探日本人的底細,之後才是中堂大人發力的時刻。”李蓮英此刻有些尷尬。
他原以為當李鴻章聽到這個訊息後會很激動才對,因為北洋一直嚷嚷著要和日本開戰。但現在似乎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李鴻章貌似並不著急介入朝鮮戰場。
李鴻章不著急但自己可是很著急,盛京將軍依克唐阿是後黨,是慈禧太后手中為數不多的軍事力量,如果他折損在朝鮮戰場上,那對於整個後黨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所以慈禧太后才會直接把自己這個心腹派過來。
“原來是這樣!那真是讓太后娘娘費心了。”李鴻章點點頭說道。
“那李中堂同意可以出兵了?”見到李鴻章點頭,李蓮英還以為李鴻章鬆口了,於是急忙問道。
“李公公說笑了,老夫乃是大清的臣子。麾下的兵將也全都是大清的兵將。自然是聽朝廷的命令,朝廷要動兵,那就動兵。朝廷不讓動那就不動。”李鴻章捋了捋自己的鬍鬚,笑著說道。
“那真是太好了,太后的意思就是立刻動兵,進入朝鮮將依克唐阿將軍給解救出來。那不知李中堂打算何時動兵?我也好回去稟報太后。”李蓮英激動的說道。
“李公公這動兵容易,只要太后一聲令下,不管是上刀山還是下火海。我北洋將士連眼皮都不眨一下。但現在重要的是我北洋現在沒有糧食啊!戶部的軍餉遲遲不發,前線的將士餓的都要吃樹皮了。所以能不能請李公公回京稟告太后,讓戶部儘快湊齊軍餉。只要軍餉一到,我北洋立刻動兵解救依克唐阿將軍。”李鴻章做出了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道。
“沒有軍餉?你北洋這麼富裕還能缺銀子?”對於李鴻章的說法,李蓮英十分的不相信。就在剛剛他還送給了自己三四萬兩白銀呢,現在怎麼可能連軍費都湊不齊全?
“那到底缺多少兩銀子?”李蓮英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和李鴻章過多的糾纏,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讓李鴻章出兵。
“大約五百萬兩白銀。”李鴻章將手伸到李蓮英面前張開五指,說道。
“什麼?五……五百萬兩白銀。”聽到這個數字後,李蓮英驚的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他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問題了?這麼一大筆錢他別說見了,聽都沒聽說過。
“李中堂,你不要開玩笑了。500萬兩白銀朝廷怎麼可能拿的出來?這大清一年的賦稅才多少啊?”
“不,李公公。老夫可一點都沒有說笑。如今我北洋陸軍和水師加起來得有三十五六萬人,這些人每天光是人吃馬廄就得五六萬兩銀子,再加上我北洋從德國人哪裡訂購的武器,這都需要花錢。李公公你說,這沒有銀子能行嗎?”李鴻章一邊說一邊止不住的搖頭。
“那……那這也太多了。朝廷哪裡拿的出來呀?”身旁李蓮英也是滿臉的無奈,太后那邊還想再建一個園子呢,哪有那麼多錢給北洋當軍餉。
“那就請公公回京後和太后仔細商議一下吧!憑藉公公的本事,一定能夠說服太后娘娘的。”李鴻章回答道。他的態度很堅決,朝廷不給銀子,他就不動兵。反正現在被圍困在朝鮮的又不是他的軍隊。
“那好吧,等我回到京城。就把李中堂的話原樣告訴太后。一切等太后他老人家定奪。”李蓮英見到李鴻章的態度實在堅決,只好無奈的說道。
“那就多謝李公公了。”李鴻章極力壓抑著自己,臉上仍然是一副無奈的樣子。
……
“你覺得朝廷會撥給我們銀子嗎?”待送走了李蓮英後,李鴻章對著身後開口說道。
“不會全給,但一定會給。”李鴻章身後,李光宗緩緩走了出來說道。
“你倒是挺有自信。”
“這是自然,維護統治少不了軍隊的幫助。而依克唐阿是太后麾下能打的將軍。也是太后壓制帝黨的底牌之一。若是他有個閃失,太后娘娘還不心疼的掉眼淚啊!”李光宗笑著說道。
當初太后之所以臨陣換將,換下北洋軍隊讓依克唐阿進入朝鮮作戰,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依克唐阿在對日戰爭中建立功勳,從而她增強在軍方中的話語權,但卻沒呈想偷雞不成蝕把米,依克唐阿進入朝鮮後不僅沒有建立功勳,反而被日本人給圍困住了。現在還得太后拉下臉來去給他尋求援軍。
“那照你這麼說,我北洋參戰的日子也要來了?”李鴻章道。
“不錯!所以爺爺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進行最後的動員了,對付日本可是一場惡戰。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才行。絕對不能重蹈依克唐阿的失敗。”李光宗嚴肅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