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朝鮮這麼大的訊息是藏不住的,更何況如今北洋和日本的關係早就已經劍拔弩張,現在雙方只差一張薄薄的宣戰證明便會立刻生死相搏,更何況前不久還發生了日本艦隊伏擊北洋軍艦的事件。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然日本的一舉一動北洋都會密切注意,更何況還是侵略朝鮮這麼大的事情,所以當日軍成功登陸仁川之後的第三天,戰報就透過快船被送到了天津的總督衙門。
“中堂大人,少帥。這是來自漢城的最新訊息。日本軍隊於5月17日,也就是三天前襲擊並登陸了朝鮮仁川港。並且他們還以仁川港為據點正在向四周推進。”總督衙門內,新上任的總督秘書李時辰正向李鴻章李光宗二人彙報來自漢城情報分部的訊息。
“光宗,你又猜對了,這日本果然是先選擇了對朝鮮動手。”聽到彙報後,李鴻章扭頭對著李光宗說道。
對於自己這個孫子在大局上的把握能力,李鴻章已經從之前的吃驚變成了現在的習以為常了。
“日本距離大清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他們若是要想進攻大清的話,朝鮮無疑是一個絕佳的跳板,就像當初的豐臣秀吉一般。”李光宗回答道。
“所以你才會早早的在朝鮮佈局?”
“沒辦法,朝鮮畢竟是我們的附屬國。而我們只不過是大清的一個藩鎮而已,若是干預的太多恐怕會招人口舌,所以我能做的也只有是在漢城秘密設立情報部和蒐集下朝鮮境內的地形圖了。”李光宗擺了擺手無奈的說道。
“不要這麼說,你做的已經比任何人都要好了。若不是你事先在漢城設立了情報分部,我們哪會這麼快的得到日軍進攻朝鮮的訊息。不過,訊息是知道了,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李鴻章對著李光宗問道。
快嘛?李光宗還是覺得情報的傳遞速度有些慢,哪怕是提前做足了準備,但仍要三天的時間訊息才能傳遞過來,這讓後世習慣了快捷生活的李光宗很不習慣。
他甚至在想要不要給隊伍配個手機呢?那樣傳遞訊息肯定快,但這也只是李光宗瘋狂的幻想罷了,現在連衛星都沒有呢,還想要手機?比起那個還是電報更實用一些。美國已經有這種技術了,自己可以購買專利,不至於從頭開始研究。
“爺爺,我的意思還是和之前一樣,朝鮮的宗主國畢竟是大清而不是我們,所以在朝廷中樞沒發表意見之前,我們最好不要動兵。太后不是讓依克唐阿擔任盛京將軍兼對日作戰指揮了嘛?可以讓他先進入朝鮮作戰我們在旁策應,等他處理不了,朝廷求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動兵。”李光宗嘆了口氣說道。
雖然在之前的輿論戰中北洋透過民族大義的名分讓慈溪吃了一個啞巴虧,但是說和做不同,北洋軍隊一旦進入朝鮮那變化可就多了。
就拿後勤物資舉例,深入朝鮮作戰路途遙遠,後勤的壓力必然小不了,而這就必須和朝鮮王室聯絡,不管聯絡的密不密切,將來一個勾結外國的名頭是少不了的。李光宗才不會給他們把柄呢。
必須要等到滿清朝廷求自己出兵才行。
但現在不出介入朝鮮並不代表李光宗就這麼坐以待斃了。日本人竟然敢在南海上伏擊他,這個仇不報的話,那世人豈不是會認為他李光宗是個軟柿子,想怎麼捏就怎麼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