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漢朝:劉如意為母報仇

第43章 惠帝之死 一

卻說漢惠帝出生的時候,劉邦正在外面忙於打仗,他和爺爺媽媽姐姐呆在家裡。象現在的農村孩子一樣,姐弟倆割草餵豬,採桑養蠶。爺爺媽媽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劉邦偶爾回家,劉盈噤若寒蟬,對父親又敬又怕。在劉邦看來,太老實就是呆子,太善良就是傻瓜。人善被人騎,馬善被人欺,因此一點都不喜歡劉盈!

呂后呢?她從心裡是喜歡兒女的,可是丈夫常年不在身邊,上有公公下有兒女,既要忙家務又要幹農活,她把愛藏在心裡,表面上也是吆來喝去。劉盈不想惹她生氣,象個傭人似的唯唯喏諾。

公元前205年四月,漢軍乘項羽陷入齊地不能自拔之際,一舉攻下楚都彭城。項羽率騎兵迅速回防,與漢軍戰於睢水,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反而被項羽的三萬精兵打敗,最後僅以十餘騎逃命。途中遇見自己的兩個孩兒,夏侯嬰把他們抱到車上。後面楚兵追趕甚急。漢王恐車重行遲,竟然將子女推墮車下。好在夏侯嬰又把兩孩抱置車中。楚將追趕不及,只好領兵回去。生死關頭,不知道劉邦為何不顧兒女性命。

後來劉邦將戚夫人接到軍中,與劉邦兒女同住。戚夫人生子如意,一家人相處和睦。戚夫人無微不至地關懷劉盈姐弟,就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就在這一年,劉邦立劉盈為王太子,年僅6歲。劉邦稱帝后,立劉盈為皇太子。

公元前203年九月,楚漢議和時太公和呂雉被放回。呂雉發現劉邦身邊已經有了戚夫人,因此對戚夫人恨之入骨。對於她不在時戚夫人照顧兒女的恩情,呂后一點都不知感激!

古代男子娶妾很正常,劉邦雖然寵愛戚夫人,不過仍然封呂雉為王后,稱帝后又封為皇后。劉邦看劉盈不若劉如意聰明,才動過改立太子的念頭。劉盈當不當太子無所謂,可呂雉一定要當皇后。劉邦病死後,劉盈順利繼承了皇位,當時他才十七歲。

在劉盈的印象中,父親雖然貴為皇上,可並不專橫殘暴,有時做得不對,別人指出來,他立馬就能改正。對於韓信、彭越,他並沒有打算處死他們,只是削奪他們的軍權而已!甚至蒯通勸韓信謀反,劉邦後來要烹死他!蒯通說當時只知有韓信,不知有劉邦,韓信若聽他造反,也就不會身死族滅了!劉邦覺得蒯通說得有理,竟然將他放了!

不過媽媽與父親不同,媽媽只看結果,不考慮對錯,更不擇手段。劉盈繼位後,呂后掌控朝政大權,她在害死如意【其實是周義】後,開始對戚夫人下手。她叫人將戚夫人剁去四肢、剜去雙眼、割去舌頭並將她燻啞戳聾,做成人彘置於廁中。她十分欣賞自己的殺人藝術,讓宮女太監們都去觀看。宮女太監們雖然覺得殘忍,可是誰也不敢表示同情,一個個噤若寒蟬。為了讓兒子也欣賞一下自己的天才藝術,呂后竟然讓人請惠帝也去觀看。劉盈不懂藝術,聽說人彘就是戚夫人,忍不住失聲痛哭。他使人對太后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如果別人罵呂太后不是人,有十條命也死了!惠帝是她兒子,呂太后也無可奈何。

惠帝見過人彘之後,從此大病一場不理朝政。作為皇帝,他覺得母后殺人太狠毒了!對於這樣的惡行自己都不能阻止或指責,又有什麼資格在朝堂上對文武百官指手畫腳呢?心地善良的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過了這個底線,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呂太后不講道德更沒有底線,她只知道權力至上,有權就可以為所欲為!她可能認為戚夫人想讓如意當太子,劉盈肯定也恨之入骨!其實劉盈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能夠衣食無憂他就心滿意足了。當不當太子、皇上都無所謂。即使父皇真的立其他兒子,他也不會有任何怨言!人說知子莫若母,而呂太后一點都不瞭解兒子!

嚇病兒子也罷,太后的藝術我們不懂,為了江山永固,她又想了個劉呂聯姻的法子。過去沒有婚姻法,近親結婚也未嘗不可,但**那就說不過去了。

在劉盈幼時的記憶裡,對他最好的就是阿姐。他出生時家道艱難,父親劉邦又是個混混一樣的角色,母親要採桑養蠶補貼家用。在缺乏關愛的童年裡,姐姐是他唯一的溫暖來源。

劉邦起事,魯元和劉盈隨著軍隊輾轉,在軍營裡面,條件艱苦不說,父親對他們的態度也十分冷淡,無數個夜晚,幼小的劉盈都是靠著姐姐的保護入睡。

楚漢相爭的艱苦歲月裡,陪伴劉盈的也只有姐姐魯元公主,她照顧著弟弟劉盈,兩個人相依為命。

魯元公主最後嫁給了趙王張敖,劉邦在位期間,張敖被針對,被羞辱,劉盈繼位後對姐姐格外慷慨,凡是別人送進宮中的奇珍異寶,他都會給魯元公主一份;他善待張敖,善待張家。

這年惠帝嗣位已閱三載,年齡也已經二十歲了。尋常人家子弟年屆弱冠便要完婚,一位守成天子為何即位三年尚未冊立皇后呢?原來呂太后另有一番思想。他因魯元公主生有一女,模樣兒卻還齊整,性情兒倒也溫柔,意欲配與惠帝結做重親,只可惜年尚幼稚,一時不便成禮。等到惠帝三年,那外孫女也不過十齡以上,論起年齡關係,尚是未通人道。

呂后手段毒辣,野心膨脹,為了避免手中大權旁落,呂雉有天對劉盈說道:“張嫣既是我的外孫女,又是王侯家的女兒,血統高貴,無人能及,而且容貌品德超絕古今,我選過美女多年,還沒見過能超過她的,不如立她為皇后。”劉盈說:“我是她舅舅,這樣不是違背倫理嗎?況且她年紀太小,不行”呂后說:“年幼不能慢慢長大嗎?而且甥舅不在五倫之列,你沒有聽過晉文公娶文嬴的故事嗎?”

惠帝性格敦厚,仁義善良,在位期間實施仁政,減輕賦稅,頗有明帝的氣象。不過劉盈的性格讓他無法與自己的母親抗衡,更何況諸呂擅權,把持朝政,劉盈手中並無多少實權。

惠帝三年春,太后派長樂少府及宗正為皇帝納采。使者帶著錦帛、大雁、玉壁和良馬四匹等禮品來到女家求見張嫣。身著盛裝的張嫣由八個傅母扶著出來見客。此時張嫣才十歲,太后怕別人議論她太小,讓她自稱十二歲,當例行問名、告廟諸禮時,都按此對答。張嫣身材修長嬌美,儼然十二、三歲的模樣。見到她的人無不凝神屏息瞠目結舌,以為是仙女下凡。

使者回宮後奏報說,宣平侯之女有德知禮,美姿麗容,可母儀天下。於是由丞相曹參、太尉周勃、御史大夫堯及太卜、太史等大臣用牛羊豬三牲祭告祖廟,又以寶馬十二匹,黃金二萬斤作為聘禮。從此漢朝天子立皇后,都照惠帝納後的故事辦理。

張嫣年幼的弟弟張偃見到黃金堆在堂上,於是跑進屋對張嫣說:“嫣姐,皇帝買你來啦!”魯元公主叱責兒子道:“小孩子不要亂說。”張偃牽著姐姐的手說:“姐姐為何不出去看看?”張嫣好言哄走弟弟後,立即躲進自己的屋裡關門不出。

這年冬十月,惠帝召丞相曹參、御史大夫堯到宣平侯府迎接皇后。張敖把女兒抱上寶輦,一路由近衛軍警衛,來到未央宮前殿。天子等候在殿前,百官陪立在兩邊,皇后面北而立。禮官宣讀冊文畢,皇后行三肅三跪三拜禮,再由女官引領到皇帝面前謝恩。皇后拜伏在地久無聲響,女官附在她耳邊教之,她才說:“臣妾張嫣敬祝皇帝萬歲萬萬歲!”太尉周勃授皇后玉璽寶綬,皇后又行跪拜禮。冊封典禮完畢,皇后乘軟轎進入中宮。

呂太后本與惠帝同居長樂宮,此番籌辦冊後大典,偏令在未央宮中舉行盛儀,一則使惠帝別宮居住,自己好放心圖歡;二則使外孫女羈住惠帝,叫她暗中監察,省得惠帝輕信蜚言。

惠帝從小就喜歡張嫣,但他的喜歡是長輩對於晚輩的寵愛,而不是男女之間的情愛,在他眼裡,張嫣是自己的外甥女,況且年幼,自己身為舅舅自然無法下手。皇后得不到惠帝臨幸,自然沒有身孕。

太醫為其把脈診治,開了不少養育良藥、補品,張嫣也都聽話照吃,但肯定沒有好訊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皇帝更加不能沒有子嗣。呂后自作主張,又為惠帝納了許多美女。這些美人與惠帝年齡相仿,惠帝如魚得水,似漆投膠,成天與她們泡在一起。朝政有母后代理,他也懶得過問。因此不到兩年,這些妃子、美人們便為他生了六個兒子,分別是劉恭、劉弘、梁王、淮陽王、常山王、軹侯劉朝。

妃子為皇帝添了兒子,呂太后應該高興才是!皇帝的兒子就是自己的孫子!可是呂太后一點也不高興,她怕劉盈的妃子母憑子貴,將來威協她和張皇后的地位。因此凡是生了孩子的妃子,她都派人一個個害死了!

呂后又突發奇想,讓張嫣假裝懷孕,然後將漢惠帝和宮女生下來的孩子劉恭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撫養,將其立為太子。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