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你現在越來越知曉如何觀察思考了,看人也是越發的準。”
“這小乞兒確實有股子幹勁兒,興許日後還真能幫上你的忙!”
朱小寶正色道。
“馬爺爺,我突然有了個想法。”
“你且說便是。”
朱元璋雖有疑惑,但也想聽聽朱小寶究竟有什麼想法。
朱小寶繼續道。
“眼下南直隸在修建城牆,蘇州府在清理淤泥沉沙,若讓這些乞兒參與進去,豈不是既能讓他們吃上飯,還能讓他們賺點工錢?”
朱元璋先是一愣,隨後笑得越發開心了。
這孩子的思維靈活度,讓朱元璋都感到有些佩服!
奉天殿。
朱元璋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看著案頭上擺放整齊的奏摺,以及那封賜封朱小寶的聖旨,他沉思了片刻。
“黃狗兒。”
朱元璋衝殿外喊了一聲,黃狗兒便立馬走了進來。
“今日誰來過?”
黃狗兒恭敬道。
“今日一大早,皇孫便端著碗麵來找過皇爺,見殿內無人,允炆殿下收拾好奏疏後便走了。”
“哦。”
朱元璋微微皺了一下眉,然後道。
“你去詔戶部侍郎傅友文、吏部尚書詹徽,還有工部尚書沈溍前來。”
“遵旨。”
此時,大明內閣制度還沒完全建立,也還未設戶部尚書。
所以,戶部便暫時以侍郎傅友文為首,朱元璋的下屬權力機構則暫時以六部為首。
至於司禮監,因為朱元璋十分討厭太監,所以暫時不會設立。
很快,三位大人便匆匆趕來。
“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朱元璋擺了擺手道。
“兒子都死了,還萬什麼歲?別扯淡了!咱這有個法子,你們聽聽看可不可行。”
三人對視一眼,原本拘著的心這才微微放鬆了些。
以他們對朱元璋的瞭解,朱元璋說話越是隨意,說明心情越是不錯。
“淮北洪澇,致無數流民湧入應天府。”
“蘇州府修新安江,你工部又需大量徭役。”
朱元璋一如往常,迅速將問題丟擲,沒有任何多餘的廢話。
而後,他便將整理成冊的應對策略遞給了三人。
“這是應對方案,拿去看吧。”
這冊子上寫的,正是朱小寶提出,又經朱元璋補全後的,關於關中和江南的一套完整應對措施。
戶部侍郎傅友文趕忙上前接過,三位臣子共同閱覽。
上面詳細的寫著有關開海給利、修築河堤、建功德碑等一整套的治河方針。
甚至提到了流民的安置措施,修建城牆,以工代災。
幾乎每一條措施,都命中要害,並且還標明瞭可行性以及如何預防。
三人看完,不由得面面相覷。
大殿內沉寂片刻後,傅友文看向朱元璋,卻欲言又止。
朱元璋沉聲道。
“但說無妨。”
傅友文深吸一口氣道。
“依臣看,建功德碑,鼓勵百姓參與治河,甚至讓流民參與修築城牆和治理河沙,皆為切中要害,可取之舉,但……”
傅友文頓了頓,又繼續道。
“但這開海之策,恐會釀成大禍,臣覺萬萬不可!”
嚴禁開海,一直是國朝用來防止陳友諒、方國珍的勢力侵擾東南的策略。
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倭寇等國對大明意圖不軌。
現在朱元璋突然要求開海,確實令人不安。
朱元璋眉頭輕皺。
而這一閃而過的微弱變換,還是被吏部尚書詹徽給捕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