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兩位老師行禮道別後,便匆匆趕回了東宮。
見朱元璋今日一大早便滿面憂愁,朱小寶笑問道。
“老爺子可是又在為錢發愁?”
朱元璋抬眸看了朱小寶一眼。
“怎的又被你猜中了咱的心思?”
朱小寶道。
“自藍玉大將軍出征那日起,國庫便每日都得耗費無數錢財、糧餉供養大軍,況且國庫本就空虛,如此一來,朝廷不缺錢才怪!”
朱元璋嘆氣。
“若只是這些,朝廷倒還能供得起。”
“可最近暴雨不斷,導致淮河發水,又有安南土司作亂,這些事兒堆在一起,就難了!”
朱小寶開口安慰。
“您也別過於憂慮了,我讓馬三寶備點兒下酒菜,陪你喝點兒。”
很快,馬三寶便準備了一桌豐盛的下酒菜。
一盤東坡肉,一隻叫花雞,一疊青菜,還有盤花生。
酒則是老爺子喜歡喝的烈酒。
朱元璋今日喝了不少,朱小寶知道老爺子心中苦悶,倒也沒多勸。
酒過三巡,朱元璋突然看向朱小寶道。
“其實陛下同咱說過,或許多印點大明寶鈔,便能豐盈國庫,但咱卻總覺得有些不對,卻又想不明白究竟哪裡不對。”
朱小寶點頭道:
“這事兒確有不妥,朝廷若是就這般隨便決策,輕則國家動盪,重則江山不保。”
嘭!
隨著手中的酒杯落地,朱元璋的酒也醒了大半,他心悸的看向朱小寶。
“竟有如此嚴重?你可是看出門道來了?快與咱說說!”
朱小寶點了點頭。
朱元璋嘗試刊印大明寶鈔,是因為大明缺銅。
自寶鈔流入市面後,朱元璋也一直想加鈔刊印數量。
只是他總覺得若是這錢來得太容易了些,或許將來會有大麻煩。
戶部那邊也諫言過,說古往今來從未有過此舉動,說明確不可行。
但具體為何不可行,傅友文卻也說不出原因。
朱小寶將思路整理了一番。
歷史上,老朱曾在洪武未年,大肆刊發過大明寶鈔。
原本大明寶鈔是能在大明有條不紊的繼續開展的。
同時也能讓大明的社會文明向前跨越一大步。
但由於朱元璋對經濟認知過於薄弱,最終造成了貨幣市場紊亂的局面。
朱元璋的初衷雖然是好的,但他卻忽略了大明寶鈔的紙質,難以耐久的問題。
且紙幣又只發不收,最終導致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貨幣體系直接崩潰。
最後也只能無疾而終,讓寶鈔退出了歷史舞臺。
朱小寶以最淺顯易懂的話,對朱元璋道。
“假若眼下朝廷每年造一千文錢,一套茶具可賣十文。”
“若國家增加造錢力度,每年造一萬文錢,那這茶具還能只賣十文?”
“實話說吧,這時候,錢便不值錢了,這茶具也會翻十倍,賣到一百文。”
“倘若你現在存了一千文,隨著朝廷大力刊印寶鈔,你這一千文還能是眼下的一千文嗎?”
“原本一千文錢,本可以買一百套茶具,可眼下就只能買十套了,你樂意?”
“還有大明的其他富賈士紳們,他們又能樂意?”
“勞動成果就這麼被朝廷白白竊取了,以後誰還敢儲存大明寶鈔?”
“到時候,不僅大明寶鈔不會在市場順利流通,大明天下更是會動盪不安!”
朱小寶說完,便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