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是說莊氏?”皇后擺畫像的動作稍稍一停,像是認真在回憶什麼,然後她就和皇帝說,“可能是一說起太子妃的胎,臣妾就把這事兒給忘了,說起來,這個莊氏還真是個有福氣的,難得大哥兒和他媳婦都那樣抬舉她。”
採選進宮的都是美人,太子會喜歡哪個不奇怪,皇帝問:“太子妃也欣賞這個莊氏?”
“可不是麼,”皇后笑著說,“昨兒提起來,太子妃還想給莊氏求個恩典,讓她和沈氏一樣,破格上冊呢,還是大哥兒給攔住了,說是莊氏雖然可用,但也不能為她壞了規矩。”
“既是這樣,看來這莊氏並非楚氏之流了,就怕日後會被養大了心,太子妃性子軟,你是她的母后,費心幫她看著些吧,”皇帝稍一沉吟,暫且把這事放到旁邊,視線落到案几上面的那些畫像。
他問皇后:“這些就是進了終選的淑媛?裡面是有個鳳陽府選來的……姓竇?”
皇后已經知道柳惠妃好幾次去瓊華宮傳一個姓竇的淑媛說話了。
皇帝一問,她就直接把那個竇氏淑媛的畫像挑了出來,拿給皇帝看,“這就是鳳陽府的竇姑娘,的確是個美人,她父親是當地的一個舉人,據說家風清正,這位竇姑娘也識字呢。”
雖然都是採選,但是相較給皇帝或者太子選妃嬪,給藩王還有皇子選妃就要簡單的多了。
起碼在識文斷字方面就沒有什麼要求,住進瓊華宮之後,淑媛們也就只是跟著女官們學宮規和女四書。
民年選來的姑娘不識字很正常,女官們也不用費心思去教她們認字,就站在前面拿著宮規和女四書讀,她們讀一句,淑媛們也跟著讀一句,這樣讀個幾日,就開始考核她們的記誦情況。
要是有記不住的,就會被女官們認為是資質愚鈍,既然都資質愚鈍了,那肯定就不夠格嫁進皇室,直接送出宮遣返歸家就行,免的生出愚昧不堪的皇嗣,使天家蒙羞。
總的來說,不管是選人的、還是被選的,都輕鬆的很。
其實這次要不是柳惠妃想方設法的勸皇上多把這些淑媛留幾日,好讓女官們仔細觀察她們的品行,那終選的日子這會兒都該定準了。
之前晉王大婚的時候,由於採選就是在京畿範圍內進行的,從花鳥使奉旨去民間選人,到帝后和端妃閱看各淑媛,滿打滿算也就才用了兩個月。
這次雖然是從南直隸選人,但那邊距京師也算不上多遠,淑媛們住進瓊華宮習禮也有些日子了,對於擇選王妃或是皇子妃而言,也儘夠了。
皇帝聽皇后這麼一說,再往鳳陽府竇氏的畫像一看:是個美人不假,但在這屆淑媛中,單論相貌,竇氏那絕對算不上是冠絕群芳。
皇帝稍稍一想,大概也就明白惠妃為什麼會這麼想讓竇氏來當這個紹王妃了。
他問皇后:“竇氏的學問,是這屆淑媛裡面最好的吧?”
皇后點頭說:“竇姑娘本便識字,人又聰慧,聽女官們說,她女四書之前就背的熟,宮規也是一學就會。”
皇帝又看了看別的畫像,點了幾幅容貌極佳的跟皇后說:“朕看這幾個人也不錯,皇后多關注些,要是品行沒有問題,老四他們幾個的正妃,就從這裡面選吧。”
皇后順著皇帝指的幾幅畫像去看,馬上就明白了。
皇上打算遂了惠妃的意,可既然學問最好的指給了紹王,那另外兩個皇子的正妃,自然就要從相貌最好的裡面選了。
柳惠妃人挑的好,沒真選個樣樣拔尖的,給皇上出難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