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給皇帝把完脈,皇帝也要給皇后把。
然後帝后二人相視一笑,對彼此的健康狀況十分滿意。
但人終究是會老會死的。
……
元徽這個年號,停留在了第四十個年頭。
已經是太后的莊娘娘坐在慈寧宮中聽嗣皇帝向她彙報先皇的後事進展。
廟號和諡號都已經確定好了,天壽山那座恢弘的帝王陵寢也有了名字。
出乎預料的,太后娘娘並沒有哭,她就是坐在慈寧宮的羅漢床上,一遍又一遍的翻看這些年間她與先皇那些充滿意趣的書信。
恍惚的,她覺得先皇並沒有走遠,他就像他承諾過她的那樣,在那片“世外桃源”等候著她。
她才不要哭哭啼啼的呢,都是做祖母的人了,多丟人啊,他肯定會笑她的。
但難受也是真的難受。
皇帝、皇后、皇子、公主,還有已經是平江侯夫人的莊令嘉全部都來慈寧宮陪太后娘娘說話,逗太后娘娘開心,甚至連懷慶大長公主都進宮來勸慰太后。
“再打次馬球吧?”懷慶大長公主說,“再不打,說不定哪日就連馬也上不去了。”
歲月總是偏愛美人,模樣仍舊不見老態的太后娘娘嗔一眼風寒才好的懷慶大長公主,不由分說拿大氅把她給裹了個嚴實,然後把人塞進馬車,命宮人送她回府休養。
慈寧宮終於恢復了寂靜,太后又可以坐在案前,看那些已經看過多遍的信。
再看一遍吧,再看一遍,她就去做其他的事情。
但那昔年的信件收回又翻出,還是成了慈寧宮的常客。
直到靖元二年,慈寧宮也再次失去了主人。
……
《景史·后妃傳·孝昭裕皇后傳》載:
孝昭裕皇后莊氏,睿宗裕皇帝后也,南直隸應天府人,康平侯莊謙女。
宣成二十六年,肅宗顯皇帝詔選淑媛以充東宮,後以端敏明慧入選,宣成二十七年冊太子才人。
宣成二十九年肅宗皇帝崩,睿宗即位,冊後為淑嬪,元徽初年晉淑妃,後又晉貴妃、皇貴妃,元徽八年,冊為皇后。
後掌六宮,嚴律而不苛,恩澤遍施,重設女學於內宮,又增四夷館,授宮人以外文,亦憫宮女孤苦,許其出宮返鄉,更數次施恩於民間,百姓皆頌後德,女戶經商亦興於後。
誕皇次子,即武宗也。
至元徽四十年,睿宗裕皇帝崩,武宗即位,尊後為皇太后。
靖元二年,後薨,諡孝昭,與睿宗裕皇帝合葬茂陵,附太廟,大學士衛寔奉召襈神道碑,稱後“德配坤元,功襄乾治”。
史官評曰:莊後之賢,非獨其仁,更在其慧,以智治宮,佐帝安邦,功在社稷,後與帝之情,如琴瑟和鳴,日月同輝,誠為後世伉儷之楷模也。
……
20XX年,隨著某大型歷史紀錄片的熱映,名為【扒扒景朝各代寵妃,究竟誰才是帝王第一白月光】的話題再一次登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