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比22!!
第二節戰罷,馬刺隊繼續多點開花的同時,還打出了內外結合的立體進攻模式,鄧肯8中4,罰球2中1,轟下9分5籃板2助攻,和吉諾比利的6分3助攻3籃板,統治了比賽。
科比8中4中,罰球4中4,進賬12分3助攻1籃板,嘗試用個人進攻能力帶飛全隊,結果,進攻上只有自己在飛。
隊友卻沒有上車!
奧多姆4中1,傑拉德華萊士5中2,莫威廉姆斯2中1……
上半場比賽結束,比分61比49,湖人隊優勢局,卻被打花,無奈帶著12分的劣勢進入更衣室休息。
客隊更衣室裡。
李尋為了逆轉比賽,灑了不少雞湯。
可惜,下半場比賽,馬刺隊冷靜且莫得感情的比賽模式,將湖人隊逆轉的想法給打斷。
只見第三節比賽開始,科比一持球,鮑文就拼命貼身逼搶。
“科比往右側帶球突破,吉諾比利協防過來。
好傢伙,在外線就選擇夾擊,鄧肯籃下的掃蕩又隨時撲過來。
現在給科比的選擇,只有三個……”
第一個是頂著鮑文的緊逼,三分幹拔出手。
第二個是頂著鮑文和吉諾比利,或者是鮑文和鄧肯兩人的夾擊,常規用兩分中距離來續命。
最後,就是頂著外線夾擊,和內線掃蕩的風險,帶球突破衝筐,殺到籃下進攻得分。
“你怎麼頂?”
“你頂不住的!”
哐當——!
科比第三節第一攻,就結實地打了一記精鐵。
隨後,科比只能放棄打不講理進攻的選擇,他選擇分球出去,讓湖人隊的進攻,打得更合理。
“沒了!!
馬刺隊只怕科比的不合理。”解說臺上,巴克利看了也連連搖頭笑道:“如果選擇和馬刺隊拼合理進攻,就是碰到了合理的祖宗!!”
場外,李尋臉色非常地凝重。
他所謂的,給科比打造的概念版“皮蓬”和概念版“羅德曼”,此刻,被馬刺隊無情地擊碎了一地。
只見場上,科比被馬刺隊防守重點照顧,將籃球傳出去之後。
傑森威廉姆斯,波西和奧多姆,這三人組成“鐵三角”虛構出來的“皮蓬”,都沒能把握住科比創造的弱側進攻機會,沒能將助攻轉化為進球。
無論是傑森威廉姆斯,還是波西,甚至是奧多姆,進攻上都沒有一錘定音的得分硬解能力。
此時,李尋腦海裡沒有想到輸贏兩字,而是想到了詹姆斯,論打合理籃球,他是T0級別的在。
但自帶如此合理籃球體系的詹姆斯,在馬刺隊那種更高階的合理籃球面前,都只是個弟弟。
果然,質疑詹姆斯,理解詹姆斯,然後是理解詹姆斯。
“遊牧,果然是天才般的設想!!”李尋暗暗想著。“因為比起所謂的合理體系。
球星在這樣的困境之中,硬解能力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就像現在場上看到的,科比傳球出來,傑森威廉姆斯,波西和奧多姆,都沒辦法憑藉個人能力持久高效地將進攻機會,轉化為進球。
他們做不到乾脆利落:接球,出手,得分,而是增加了一環,將進攻機會當成原料,送進了三角進攻體系這架機器裡,然後產出才得分。
而多出的這一環節,就給了馬刺隊喘息的機會,他們可以佈置更加有效果的防守戰術進行破壞。
就拿1+1等於幾的問題來講。
高階角色球員,做題的方式是1+1=2,得出答案2的方式是列了等式。
而如果是球星來回答這樣的問題,直接就給出答案:2!!
扯遠了。
無論怎麼講,球星就是球場上的生產力。
季後賽拼的就是球星個人能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