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宇深沉,連續半個多月的秋雨,終於在九天後迎來了短暫的停歇。
這九天的時間,由於秋雨的阻隔,讓蘭溪劍派既定的行程多走了兩天。
但楊繼軒不以為意,隊伍所過之處,蘭溪劍派的旗幟皆在眾弟子輪流以真氣靈力控制下,即使在風雨飄搖中,亦是屹立高懸,飛舞不倒。
在博得大量關注的同時,也讓北唐四大門派派出來的耳目恨得牙癢癢的。
至於西景、北唐兩國的關注點,卻反而不在他們身上,而是藉機重新審視東華國內的情況。
在這一點上,來自北唐的卓林感觸最深,即將到東華王城時,便把沿途的所見所聞,以密信方式送回北唐。
而同一時間,在臨近東華王城五百里處時,楊繼軒突然命人寫了一篇討伐檄文。
檄文不長,通篇都在講自東華國主風伏紀自上任後,朝紀如何敗壞,百姓生存極艱,至於所謂“無故”扣押蘭溪劍派弟子一事,反倒留到了最後,簡略提之。
一千後天境弟子在楊繼軒命令下,手持繳文,四處詔告天下。
此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把這次蘭溪劍派立威奪望奪運之舉演繹得淋漓盡致,推到了最高潮。
一時,所有關注此事的勢力皆瞠目結舌,既震驚於楊繼軒的魄力,更震驚於他那一手顛倒黑白,避重就輕的本事。
畢竟,在有心人眼裡,誰都知道風伏紀以弱冠之身就任國主之位時,國中大權並不在他掌控之中,朝紀敗壞等事跟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反倒是自他重掌大權以後,日薄西山的東華國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甚至於“以弱勝強”,挫敗了西景國一次本來十拿九穩的進攻,守住了要害東漓關。
楊繼軒如此行徑,欺瞞的卻是那些不明真相之人,為的也只是讓他們此次的行動更“師出有名”,以免氣運受損。
對於西景北唐朝堂,乃至時時關注東華王室狀況的勢力來說,簡直是個笑話!
但無可否認,這招極其有效!
於冥冥之中,蘭溪劍派的聲望氣運似乎真的莫名飛速漲了起來,這點從楊繼軒突然進階到凝丹五重中期,便可見一斑。
東華王城,未央殿上。
侍御史李林一臉憤慨,渾身顫抖著讀著蘭溪劍派的檄文。
殿內,高順、羅士信、姜維、風九重、楊興、喬屹、範海容等新上任的官員武將,或滿心憤慨,或面沉似水,聽著那一句句顛倒黑白,往風伏紀身上潑髒水的言論。
未待李林讀完,風九重便怒喝出聲:“好了,別讀了!混賬東西,這蘭溪劍派,簡直是欺人太甚!”
羅士信身上湧起恐怖殺氣,眼神極盡嗜血之意,“不,他們不是欺人太甚,他們是在找死!”
說罷,他出列,單膝跪地,抱拳沉聲道:“王上,末將羅士信,請求出戰!”
高座之上,風伏紀面沉似水,聞得請求,突然灑然一笑:“士信起來吧!急什麼!好戲還沒開場呢!
來人,把扣押的蘭溪劍派弟子押送到城牆之上,套上絞刑架,靜待蘭溪劍派一行到來!”
“是!”
一名禁衛臉上湧著極致憤慨,抱拳快步離去。
“姜維!”
“末將在!”
風伏紀看著這名第一位降臨的英靈武將,臉上浮起一絲笑意:“伯約,按照計劃,你帶百名精銳,暗中潛伏於城外,若見有可疑之人冒頭,不得打草驚蛇,務必找到他們的據點!”
姜維沉聲應道:“請王上放心!”
風伏紀微微頷首,看向了高順與羅士信,“高順,士信,這一戰,便是我東華國重新揚名,以振聲威的一戰,可有信心?”
高順羅士信兩人齊齊抱拳躬身,沉聲喝道:“王上放心,定為王上斬盡來犯敵寇,揚我東華國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