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可以無始。
原者,根。原始者,初始。
……
迎接新來的三位人傑,並與帝皇印靈定下吞下未來的初始方針後,風伏紀一邊療愈傷體,一邊命人迅速找尋打造界碑的材料。
按印靈提供的標準,構築界碑的主要材料有六:
一為星髓,乃是從星辰裡提取的精華,需九九八十一方。
二為混沌石,乃天地未開時,由混沌氣息凝結而成的奇石,蘊含本源之力,性質穩定,能有效平衡和鎮壓各種能量的侵噬。
三則為十八縷萬物母氣。
第一種,以東華神朝如今座擁兩座大千界,大量星辰,每座星辰上各取一瓢,應該不算難。
第二種最簡單,從鎮天石碑上“摳”一點下來便足夠,這世上想必再沒有什麼材料,能比它更好了。
第三種說難不難,說不難,也極難。
萬物母氣,顧名思義,乃滋養萬物之本源氣機,一縷母氣雖少,便足以化生山河,賦予界碑,則可使界碑增強韌性,乃至成長性。
一般情況下,只有頂級的洞天福地裡有,或者從先天靈根上汲取,異常難得。
因此風伏紀有令,若實在找不到,或數量不夠,便找華章天、海界天幫忙,為此,欠下個人情也無所謂。
除此外,尚需太陽精金、太陰寒玉,各十八份,或者以類似屬性的替代也行,當然品階越高越好。
若能找到,可使界碑的攻防屬性提升到最佳。
最後一種,則是龍血建木。
關於此物,風伏紀聽都沒聽說過,遑論它的作用。
找來印靈一問才知,有可替代之物。
便是取盤龍椿樹樹枝,加上風伏紀精血便行,需十八道。
盤龍椿樹的等階可能比不上真正的建木,到底也是不可多得的神木。
而風伏紀乃人道真龍,由其精血替代,似乎也沒毛病,甚至一定程度上,可彌補盤龍椿樹品階不足的缺陷,達成一加一,等於三以上的地步。
六種材料融練界碑,再篆刻上攻防、遮蔽、穩定、乃至可聯通各界的符文,便可使界碑籠罩之地固若金湯,堪比超大號天網。
在無人主持情況下,可自動抵擋至尊大羅金仙攻擊。
反之,在由風伏紀親自坐鎮主持的情況下,一旦火力全開,八荒準聖級也不是不能擋住。
此外,若無通報,任何外界修士休想透過屏障進入。
唯一的漏洞,想來只有神秘莫測的“裡世界”,以及處於赤闕西山的“天虞天”門戶了。
前者,風伏紀直到現在,也不知道其出入口出現開啟規則。
後者更不用說,除了只能嚴加防範以外,對面的大能什麼時候能找到那座門戶所在,一定程度上,也只能看天意了。
下達尋找材料的命令後,風伏紀便靜下心來,參悟要凝練的十二品金蓮。
十二品金蓮,可為單一法則,也可多法則並行。
以風伏紀的心氣,自然不可能選擇前者。
仔細整合自己迄今為止領悟的所有法則過後,他便從其中初步擇選出了十二道核心法則,作為自身道基的基柱。
這十二道法則,有七道源於根本傳承,五道則於神通外物領悟,分別為:
自無上傳承《先天帝皇太初經》裡,悟得的“太初”與“獨尊”兩大本源法則,一為帝皇之始,一為至尊之極。
“陰陽”、“生死”、“輪轉”三道關於萬物平衡、寂滅與新生的至高法則,則是從《陰陽時空輪轉經》裡領悟。
六、七道法則,則為“薪火”與“氣運”,前者融合了“燧皇秘卷”,有承載文明傳承之力,後者,則與運朝道路有關,事關國運興衰。
第八道法則,為“時空”法則,乃是從神通“燭龍銜日”裡意外領悟,雖只一絲雛形,卻潛力無窮。
第九道法則,則是從“先天祖炁”裡感悟出來的“元始祖炁”,看似法則,實則與本源類似,古樸至高,晦澀威能,不比“時空”法則弱。
第十、十一、十二道,是從盤龍椿樹的磅礴生機以及神通“驅神五雷”裡,領會出來的“萬物生機”法則,以及自身命格道路所彰顯的“天命”與“殺伐”法則。
十二者結合,包含了統治基石、疆域掌控、文明核心、征伐手段、至高奧秘以及絕對權威。
一旦凝聚成功,足以為其未來衝擊更高境界,打下不可動搖的基礎,承載“天朝之主”位格,不在話下。
當然,已經領悟,不代表便能讓它們完美融合凝聚在一起,這需要一個極長,且艱難的過程。
一旦哪一點出了差錯,便足以前功盡棄,從頭再來。
對此,風伏紀在選擇後,便有心理準備,實在無法做到,也有替換方案。
-----------------
在這位年輕的無上神朝之主緊閉殿門,探索如何凝聚十二品法則金蓮之時——
新任傲來帝朝太師計蒙,在短暫遊覽完寰宇九界後,便在朝堂諸公的安排下,帶著大批資源,前往傲來帝朝坐鎮。
此去一行,以這位遠古神靈的本事,想必會在無河界域掀起不小的風浪與作為。
雖與風伏紀之前的設想不符,卻也只能從善如流了。
而張居正,也在處理完天行界的大部分問題後,召開了臨時朝會。
新任“星門守禦”亢金龍,也參加了這次會議,天工司郎中以上者,亦首次全員到齊。
“按神主之意,在完全收服天行大千界後,我們需要沉澱一段時間,積累出足夠的底蘊與實力,再進軍四方星域。
當然,沉澱,不代表蟄伏,沒有任何行動,而是先找位面世界開拓,藉此迅速提升整體的實力。”
凌霄殿二層,會議室內。
張居正指著螢幕的會議宗旨,傳送風伏紀旨意。
尚書左丞謝安臉上浮起疑惑:“中書令,何為位面世界?”
張居正清了下喉嚨,解釋道:“按神主之意,一個獨立、完整的星球,便是一個世界。
而位面世界,則是一個星球或宇宙裡不同時空維度的層面。”
謝安眸裡思索之意,半晌道:“大人的意思是,世界是多面性的?”
張居正微微搖首,笑嘆一聲道:“其實我也不太懂,但聽神主之意,是這樣的。
他說,可以把一個世界比喻為一棟樓閣理解。
這棟樓閣裡有著自己獨立的地基、結構,所有的房間和住在裡面的所有人,便是一個完整、封閉的系統。
哪怕有著所謂的“裡世界”,也脫不出這個系統之外。
而位面世界,則可形容為樓閣裡的不同樓層。
雖然這些樓層都存於同一棟大樓裡,共享同一個地基,但每一層的風格,居住環境,乃至入口的設定,可能都天差地別。
因此,想到達上層,或步入下層,若無相應的入口座標,便難以抵達。”
雖得解釋,謝安也如張居正一樣,不僅不太明白,反而越聽越糊塗,眉頭緊鎖。
其餘重臣亦如是,竊竊私語起來,互相探討。
許久,郭嘉才開口,以沉忖的語氣道:“依神主之意,莫非一個世界,可能有不同的發展方向不成?
比如,寰宇大千界若有另一個位面存在,但走的卻不是修行之道,而是凡俗之道,亦或如天工司的科技發展之道等。
亦或者,在更高位面的層級裡,那裡的世界歷史可能跟我們這裡的相似,有曾經的東華,曾經的寰宇帝庭等,只是結果與形勢不一樣,因為,那裡沒有現在的我們?
但本質上,我們還是處於同一個世界的大體框架裡?”
張居正眉毛一挑:“好像就是如此!”
郭嘉眸光閃亮,不知為何輕笑出聲,旋即又浮起了深深的寒意:“若是如此,我們此刻豈不是也有可能同時身在不同的維度時空裡,正在做著類似的事情?
且在那些維度時空裡,若無法修行,嘉豈不是可能如以往一樣……”
他話音未落,便被張居正打斷。
此次與會者,不像從前,皆是華夏人傑,尚有不少華章本土的人才,在神主沒有意願挑明前,他們不能把身份來歷暴露出來。
張居正道:“奉孝所言,有可能是正確的。
不過,我們只需要大概理解就可以了,今天除了闡明接下來一段時間,須休生養息,積蓄實力的策略以外,還有三件事要優先做。
一是打造五座高等道場,二則是啟用朝貢體系,三最為重要,便是打造三座位面星門。”
說罷,他抬手一揮,螢幕上便顯示出了印靈給的星門構造圖,繼續道:
“以我們手中目前擁有的科技能力,輔以靈氣這種天賜之物,已有打造跨位面星門的基礎。
首先是星門之眼,可用乾坤經緯儀來替代,用於精確定位目標位面的座標,測算最佳躍遷路徑,並實時監控通道穩定與否的狀態。
此外,可融入“測算羅盤”部件,增強感知位面的頻率......”
由於皆是首次接觸到這等科技之門的打造,張居正不得不一一把星門的構造鄭重解釋。
大部分人聽得昏昏欲睡,雲裡霧裡,惟有天工司的官員聽得如痴如醉,在明白其原理後,恨不得立即收集材料,打造星門。
“最後,星門的主能源,最好能用迭新的五代靈力熔爐來測試,提升虛空引擎功率,也能減少靈力的消耗。”
張居正解釋完後,也不由大大吐出了一口濁氣,可見心神極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